“銀杰,這平安村的資料咋上報?”“你來看看一戶一案咋動態(tài)調(diào)整?”……在界首市田營鎮(zhèn)吳橋村,不管是村干部還是村民,只要有不明白的問題,第一個想到要請教的人就是姜銀杰。
姜銀杰是吳橋村人,經(jīng)過刻苦努力,2009年考上了湖南工學院。正值青春年華,大學期間一場意外的車禍,卻讓他從此坐上了輪椅。由于身體殘疾,家庭收入微薄,2015年,姜銀杰家被當?shù)刈R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享受多種幫扶政策的姜銀杰,決定用自己的知識回報家鄉(xiāng)父老。隨后,他應聘到村委會,承擔起相關材料的起草、傳遞文書及兼顧為民服務大廳值班接待辦事群眾工作。
村委會成員年齡結構偏大,不少人操作不好電腦,姜銀杰就把需要用到電腦的活兒攬了下來。
“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外出務工返村人員摸排臺賬,到各種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再到村里各種資料的上報,小姜一個人全能搞定。”吳橋村黨總支書記苑文舉說,本來很多工作不是姜銀杰職責范圍內(nèi)的,但是他工作熱情很高,總是積極主動承擔下來。
在做好村委會工作的同時,姜銀杰還主動承擔起脫貧政策宣傳解讀的任務。村里留守老人對脫貧政策不熟悉,只要有啥不明白的,到村部找到姜銀杰,他總能通俗地講解出來。
貧困戶劉蘭英一卡通遺失,導致部分補貼無法發(fā)放到位,老人十分著急,兒女都不在家,她到村部找到了姜銀杰。姜銀杰問清情況后,電話聯(lián)系了鎮(zhèn)政府相關部門,不到半天時間,劉蘭英的一卡通補辦成功。
“回家兩年多了,家鄉(xiāng)父老很淳樸,我感受到大家很需要有文化、會電腦的人,幫他們解疑答惑、解讀政策。”姜銀杰說,雖然每天做的都是瑣碎事,但他很有成就感,“我的付出能換來老鄉(xiāng)的笑臉,一切都值得?!?/span>
感動于姜銀杰返鄉(xiāng)服務村民的執(zhí)著,他的女朋友也來到吳橋村,國慶期間,兩人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姜銀杰對當前的生活很知足,他希望自己可以保持樂觀健康的狀態(tài),不給妻子和父母添加負擔,努力工作給家人帶來幸福。
“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到了最緊要關頭,我要繼續(xù)站好崗,做好政策解讀、資料填報等工作?!苯y杰說,下一步,他打算成立一個網(wǎng)絡工作站,義務為村里的父老鄉(xiāng)親提供網(wǎng)絡查詢、尋求發(fā)布和資料下載等各種服務,力所能及地為村民提供幫助。
記者 徐風光 通訊員 劉文琴
圖片系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