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bd id="9kdmb"></kbd>

            搜索

            蒙洼人的家國情懷

            2020-11-7 11:20| 編輯: 謝珊珊 | 查看: 58526| 評論: 0|原作者: 朱媛君|來自: 阜陽日報

              淮水之畔,蒙洼腹地。雞剛叫過一遍,老陳就躺不住了,披上單褂,走出臥室,坐在堂屋門口。院子黑咕隆咚,啥也看不見,只聽得院中嘈雜的雨聲。老陳開始抽煙,一支接一支。忽明忽暗的煙頭劃破了院中的黑暗,卻止不住這漫天瓢潑的大雨。斷斷續(xù)續(xù)的大雨已經(jīng)持續(xù)了半個月,毫無停下的意思。他愁啊!眼看麥子熟了,莊稼人眼睜睜看著到嘴的糧食爛在地里。再下,糧食保不住了哇!
              
              一、撤退
              
              老陳大名陳樹玖,是阜南縣郜臺鄉(xiāng)曹臺子村村委會主任。7月20日凌晨,老陳和駐村干部陳鎖及七八個村民,提著手電,再次巡查蓄洪區(qū)是否還有滯留居民。稀稀落落的幾處房子,已經(jīng)不見往日的溫暖燈火,民眾已自覺轉(zhuǎn)移到莊臺上。黑夜中,他們像行走的星星。
              
              “必須挨家挨戶仔細巡查,確保居民全部安全轉(zhuǎn)移后,貼上封條,決不能落下一個?!崩详愮H鏘有力的一番話,落在眾人的心上。這是命令,也是使命。如果王家壩開閘后,24小時過去,這里將是一片汪洋。眾人迅速分散,各自巡查周圍的幾處民房。老陳和陳鎖一組,徑直向蓄洪區(qū)深處走去。一點燈光隱隱約約,兩人加快腳步,沖進一處低矮的院落。
              
              這家主人叫李玉才,是村里的養(yǎng)牛能手。今年68歲,3個兒子都在外打工。老兩口帶著18歲的智障孫子,伴著蒙洼廣闊的鮮草地,養(yǎng)著30多頭牛過活。年紀大了,搬遷轉(zhuǎn)移,舍家別業(yè),老兩口心里舍不得。
              
              “李大爺,李大娘,你們咋還沒搬?”伴隨著粗重的喘息聲,兩個身影和渾厚的聲音一起闖進了小院這間一二十平方米的磚瓦房里。“呦,主任,你們咋來的?”二老慌忙下床,孫子在床里面已經(jīng)睡著。 “這大水來到俺們這里得一天,不著急?!薄霸趺床恢??撤退命令下了,凌晨三點人畜全部轉(zhuǎn)移,一個不留?!蹦贻p的陳鎖沉不住氣了?!爸魅?,俺是心疼俺的30多頭牛呀?;吹躺吓R時帳篷搭的小,連日下雨,我怕我的牛淋病了呀!明天我們一定搬?!崩畲竽镏钡卣f。倔脾氣的李大爺一聽這話,不高興了:“我就不走。萬一不拔閘不是瞎折騰?俺們老兩口就這一處,哪也不去?!闭f完一屁股坐在床邊,把頭扭向一邊。陳鎖剛要發(fā)作,老陳擋在了他面前,緩緩地說:“老哥呀,你怎么老了老了還退步了呢?13年前的大水你還記得嗎?自己家的牛顧不上,幫著張克義家搶收,地爛了收割機下不去,你一個人一天割了一畝半,當時我們可都是服氣你的很?!甭犃诉@話,李大爺面色和緩下來:“張克義他家沒勞力,帶著5個孫子一家7口就指著那點地。我年輕,有力氣,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幫襯著點?,F(xiàn)在我年紀大了,還有這么個憨孫,洪水一來,家就沒哩。洪水退了,我這把老骨頭,沒本事再蓋起這幾間磚瓦房哩!哎,人戀故土,狐死首丘……”
              
              “大爹,水退了我們給你蓋房!”正說著話,呼啦啦進來5個半大小伙,正是張克義的5個孫子。為首的老大說:“大爹,2007年大水你跟我們說‘水來了怕啥,有大爹呢!’大爹,現(xiàn)在我們跟你說‘水來了怕啥,有你孫呢!”陳鎖聽了笑出聲來:“李大爺,放心吧,還有黨和政府呢!你家牛的飼料政府都給你準備好了,正往咱這里運著呢?!薄按蟮?,俺爺把俺家堤壩上樓房和旁邊二嬸家樓房間的一片空地收拾出來了,明天來師傅給焊棚頂,俺們保證你家牛住的舒服?!眰€頭最小的孫兒從人群中探出腦袋,眼睛亮晶晶地閃。2007年大水,他還在懷里抱著呢。小孫兒又說:“大爹,先轉(zhuǎn)移到俺們家,俺們可是開車來的。”說著,指了指院子里停著的兩輛電動三輪車。李大娘已經(jīng)繃不住眼淚,哭開了:“這就搬這就搬,有親人有政府,再大水也不怕。老頭子,還站著干啥……”人多力量大,一車人一車物,其他人趕牛,一群人提著手電,共同向著高處走去。
              
              這是一個不眠之夜,一切有條不紊,臨危不亂。阜南縣政府提前制定好轉(zhuǎn)移方案,組織縣政府機關(guān)200多名黨員干部參與 4個行蓄洪區(qū)的轉(zhuǎn)移協(xié)助工作。從接到撤離指令,到蒙洼蓄洪區(qū)180平方公里的非安全區(qū)2860人全部轉(zhuǎn)移安置,不落一人,只用了7個小時。
              
              二、守護
              
              王家壩閘地處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交匯處,是淮河上下游的分界點,被稱為“千里淮河第一閘”。它與淮河下游的曹臺孜閘“一進水一退水”,中間圍成180.4平方千米的蓄洪區(qū)。郜臺鄉(xiāng)位于蓄洪區(qū)下游,水位最深,退水最慢,被淹最久。曹臺子就是退水閘所在地。
              
              2020年7月20日8時31分52秒,王家壩閘建國以來第16次開閘蓄洪。奔騰的洪水從王家壩閘涌入,一路波濤洶涌,漫過180.4平方千米的良田、房屋、魚塘、林地、草皮……綠野變汪洋。
              
              這天,天麻麻亮,村主任陳樹玖的媳婦就起床了。她麻利地做好飯,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小孫子,匆匆往堤壩走去。她要去堤上把老陳爺倆換回來。早在暴雨來臨之時,村里居民就自發(fā)組織了巡堤大隊。50米一駐點,對所轄2500米長的淮河大堤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防護堤。家里老爺子80歲了,怕他年紀大,熬不了夜,不讓他去,可老爺子硬是拿著手電提著鐵锨嚷著要去,還說自己有經(jīng)驗,鼻子都能聞出哪里有滲水的危險。拗不過,老陳只好同意。老陳爺倆夜班,老陳媳婦白班。
              
              趕到堤上,老陳媳婦接過鐵鍬,打發(fā)爺倆回去吃飯睡覺,開始來回巡堤。鉛塊似的天陰沉沉的,連著堤壩外茫茫的水面。已經(jīng)蓄洪了,一片汪洋之上,幾處屋頂、幾處翠綠的小半樹冠和偶爾掠過的幾只白色水鳥,顯示出這兒曾是一片生機盎然的土地。老陳媳婦平靜地轉(zhuǎn)過眼去,這水下,有她的絲瓜南瓜西瓜,紅薯番茄土豆……可惜了!她麻利地清理掉堤坡上的雜草,認真查看有無滲漏的地方。退無可退,身后就是家園。她從容鎮(zhèn)定地像一塊鐵,邁出的每一步都充滿力量。
              
              天已經(jīng)大亮。老陳媳婦坐在駐點歇腳,遠遠看見老陳牽著6歲的孫子朝這邊走來。小孫子手里拿著老陳給他特制的小鐵鍬,一路蹦蹦跳跳。“奶奶,我在和大水干仗。我是小戰(zhàn)士……”老陳媳婦一把摟過孫兒,愛憐地撫著頭。走近的老陳聽了,笑著說:“小戰(zhàn)士,準備好了沒有?巡堤嘍……”老陳媳婦起身,看了老陳一眼,多日白天黑夜的連軸轉(zhuǎn),他黑了,也瘦了。她默契地遞過鐵鍬,腦中迅速盤算著中午做什么飯又快又好,好早些換老陳回去休息。目送爺倆往堤坡走去,老陳媳婦一陣風似的往家走去。天還是陰沉沉的,但已不似早上鉛塊般沉重,透出隱隱的藍色。
              
              三、生活
              
              撤退轉(zhuǎn)移后,如何保障蓄洪區(qū)人民鎮(zhèn)定從容、和樂安康的生活,是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7月20日9時,王家壩閘開閘30分鐘后,保障莊臺15萬群眾生活無憂的各項工作統(tǒng)一有序展開,物資保障組、衛(wèi)生防疫組、救援組一一成立,逆行開進蒙洼地區(qū)。
              
              郜臺鄉(xiāng)宋臺村下轄1個蒙堤莊臺8個湖心莊臺。每個莊臺1個臨時黨支部。36歲的阜南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楚尚奇是駐蒙堤莊臺臨時黨支部書記。蒙堤莊臺是唯一一個與外界通車的莊臺,整個宋臺村9個莊臺的物資全部運到此地,再由沖鋒舟分送到湖心莊臺。楚尚奇負責統(tǒng)籌物資,環(huán)境消殺、垃圾轉(zhuǎn)運的安排工作。白天入戶巡查慰問莊臺群眾,為居民排憂解難,送去黨的關(guān)懷和溫暖,晚上戴上袖章,拿上鐵鍬手電,和大伙一起巡堤。宋臺村所轄2800米的大堤,一公里20到30人,50米一巡,24小時輪班。楚尚奇每天必巡一趟。自從20日來到莊臺,吃飯不定點,洗澡是涼水,白天太陽毒辣,夜晚蚊蟲成群,他絲毫不放在心上,依然面帶笑容為群眾忙前忙后。
              
              除了臨時黨支部,每個莊臺還有駐莊臺醫(yī)療工作小組,負責當?shù)鼐用竦纳眢w健康。駐點宋臺村的是阜南縣第三人民醫(yī)院的張捐獻和閆永輝醫(yī)生。一大早張捐獻和閆永輝就在臨時黨支部門口擺上儀器開始義診。尋醫(yī)問診的村民絡(luò)繹不絕,多是留守老人。量血壓、測血糖,耐心詢問身體狀況。當?shù)弥欣先诵袆硬槐慊蛘哂虚L期慢性病時,就仔細做好登記,以便下次送藥到家,進戶問診。除了在蒙堤莊臺義診,不管雨打日曬,他們每天下午都會坐船去各個湖心莊臺宣傳災(zāi)后防疫和健康衛(wèi)生知識,入戶健康走訪,每天忙到夜里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他們身上的白大褂在火辣辣的太陽下白得耀眼,身后黨支部旗桿上的黨旗紅得閃亮。“看到他們在,俺們心里踏實!再大的水也不怕?!?2歲的張玉芬老人激動地說。
              
              四、稱贊
              
              莊臺下洪水波濤洶涌,莊臺上生活有條不紊:老人安詳?shù)刈诼愤厙Z嗑,孩子無憂無慮地在巷子里穿梭,年輕人忙忙碌碌做著眼下的工作,擔著自己肩上的責任。
              
              8月1日9點30分,王家壩開閘蓄洪12天后,曹臺子退水閘開閘退洪,盡管淮河水位僅低于蓄洪區(qū)幾公分,水流緩慢,但大災(zāi)即將過去的希望已來臨。宋臺村60歲的老黨員張玉龍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正在和他的老伙計們商量著要唱幾場大戲送給莊臺群眾。他的老伙計有:67歲的老黨員老支書楊永新、75歲的老黨員老干部汪慶敏、73歲的老黨員熊永朝。出于共同的身份共同的愛好,他們自發(fā)成立了宋臺村文化團戲班子。這12天來,他們也沖鋒陷陣在抗洪一線,幫助群眾轉(zhuǎn)移、物資運輸、日夜巡堤。今日退洪,可要好好唱上幾場。
              
              說唱就唱。
              
              臨時黨支部屋外的巷子里,鼓、鑼、二胡、板胡、凳子、音響準備停當,幾位主角登場坐下。今天的主打戲是張玉龍的淮北梆子戲。一把板胡兩把二胡,親切的旋律響起,張玉龍老人高聲吟唱起自編的詞兒:
              
              “洪水無情淹家園,黨和政府送溫暖。大水來了俺不怕,一方有難八方援。有米有面樣樣全,吃喝俺都不做難??h鄉(xiāng)干部住俺村,抗洪防汛沖在前。白天黑夜忙不完,安排工作真周全。群眾感謝共產(chǎn)黨,一心為民的好政策……”
              
              二胡板胡合奏的曲子親切、張大爺聲音高亢悠長、歌詞通俗易懂、曲調(diào)韻味十足……一曲罷了,老人孩子們熱烈的掌聲中還夾雜著幾聲漢子的叫好聲。抬眼看去,臨時黨支部房頂,一面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
              
              五、新生
              
              水退人進,生產(chǎn)自救。8月20日,郜臺鄉(xiāng)的洪水還沒有完全退去,但郜臺鄉(xiāng)的群眾已經(jīng)在黨員和村干部的帶領(lǐng)下,有序開展災(zāi)后重建恢復(fù)生產(chǎn)生活。水退到哪,就清理消殺到哪,就補種搶種到哪。地勢較高的農(nóng)田里,村民們開始行動起來,熱火朝天地播玉米、栽大蔥;退水后的道路上,村民正在清理路上的淤泥;村里扶貧車間大門敞開,恢復(fù)生產(chǎn);魚塘邊有村民在清理消殺魚塘……
              
              早秋微涼,天色微亮,老陳挎著一籃綠豆,來到尚有積水的自留地,開始“攢綠豆”。所謂“攢綠豆”,就是在洪水將退未退,還有二三十公分的時候,搶種綠豆。綠豆生長周期短,是救災(zāi)作物的首選。這“攢綠豆”是個技術(shù)活。由于地里還有積水,攢綠豆時力度要適中、密度要均勻。力度小了綠豆浮于水面,力度大了綠豆扎泥太深不易出苗,密度小了浪費土地,密度大了苗細弱小。密度均勻、不深不淺,泥中的綠豆睡個五六天,水退了,發(fā)芽了!老陳“攢綠豆”的技術(shù)是從父親那里學來的,王家壩閘建國以來16次開閘蓄洪,“攢綠豆”是蒙洼人民融進骨血的生存之道。老陳穿著膠鞋,趟著走在水下依稀可辨的田埂上,馬頭籃橫挎胸前,左手挎籃,右手撒豆。走一步,撒一把。他走得很慢,換步的檔口,右手迅速在籃里抓起綠豆,握住攢緊,手腕帶力,拋灑入水,動作嫻熟,一氣呵成。靜心聽著綠豆颼颼入水的聲音,老陳覺得分外好聽,就像莊稼拔節(jié)的聲音一樣悅耳。一籃見底,撒了一畝多地,竟不覺得累。村里還分發(fā)了蔥、大蒜、洋蔥等冬春蔬菜。老陳盤算著,如果種大蔥的話,一畝地種五六百斤大蔥,到年底,能收獲五六千斤,遇上年關(guān)賣個好價錢,再種點其他時令蔬菜,一樣可以增收……水退搶種,照樣好收成。
              
              老陳慢慢地走上堤壩,點上支煙,停下細看這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洪水退去,搶種補種。地勢較高的農(nóng)田里,已是一片碧綠,鋪滿了生命的色彩。老陳心滿意足地看著景入了神。他情不自禁地大聲唱起剛學的曲兒:“洪水無情淹家園,黨和政府送溫暖……”情真意切的歌聲回蕩在堤壩。
              
              東方,太陽升起,彩霞滿天;腳下,大水退去,家園依舊。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相關(guān)分類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

            返回頂部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无码中文字幕在线专区,亚洲综合在线香蕉 91 传媒国产午夜福利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1. <kbd id="9kdmb"></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