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不幸并沒有消磨掉這家人臉上的笑容,反而讓他們更懂得感恩。夫妻同心、父慈子孝、和睦團結、奉獻社會。2021年以來,來自阜陽市臨泉縣的葛春梅家庭先后獲得安徽省“最美家庭”、阜陽市“文明家庭”、第一屆安徽省文明家庭。葛春梅的家庭事跡被天津衛(wèi)視《幸福來敲門》欄目、北京《新京報》、鳳凰網(wǎng)安徽等多家媒體報道。葛春梅本人獲得了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阜陽市“三八紅旗手標兵”、阜陽市“道德模范”、“阜陽好人”等多項榮譽。
![]()
堅強面對生活
2008年3月,家住臨泉縣城東街道的葛春梅與相戀6年的愛人李建偉組成家庭,隨著一對雙胞胎女兒的出生,這個家庭充滿了歡聲笑語。然而,平靜的生活在2009年3月7日被打破,李建偉突發(fā)腦溢血,經(jīng)醫(yī)院全力搶救,雖脫離生命危險,卻落下了偏癱、癲癇等后遺癥,喪失了勞動能力。
望著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和襁褓中的雙胞胎女兒,28歲的葛春梅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擔?!爱敃r孩子還小,我一邊照顧老公,一邊照顧孩子很吃力??蔀榱松?,又必須堅持工作?!备鸫好犯嬖V記者,當時她想再苦再難,只要堅持下去,就有見到彩虹的那一天。
但是,日子并沒有像葛春梅想的那樣“越來越好”。2014年8月,不幸再次降臨,李建偉二次犯病。這一次,遠比第一次嚴重,經(jīng)過治療,他左身偏癱,起居難以自理。2016年,葛春梅的公公也因患腦溢血癱瘓在床,加上婆婆有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葛春梅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一連串的打擊,反而讓我更加堅強??吹叫枰艺疹櫟囊患依闲?,我只有一個信念——要更樂觀地面對生活,更堅強地與命運抗爭。”葛春梅告訴記者,調整好心態(tài)后,她重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作為臨泉縣第二中學的老師,在學校,葛春梅承擔著最大的課時量,每學期都要帶4個班。她努力工作,精打細算,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努力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下班回到家,她照顧生病的丈夫,撫養(yǎng)年幼的雙胞胎女兒。放假時,只要她有空,就會帶著丈夫孩子去看望公婆。她的所作所為,也在影響著家人,丈夫和公婆面對病情變得積極樂觀。在她的言傳身教影響下,兩個女兒經(jīng)常幫她做家務,幫爸爸按摩,陪爺爺奶奶聊天。兩個女兒還和葛春梅一起推著輪椅上的父親,跑完了臨泉縣舉辦的國際半程馬拉松比賽的親子組全程。就這樣,風雨中的家庭更加團結和諧,孝老愛親的家風也在兩個女兒身上傳承下去。
熱心志愿服務
盡管要在生活上挑起重擔,葛春梅在本職工作和公益活動上也不含糊。2017年起,她積極投身扶貧工作。得知滑集鎮(zhèn)劉別莊12歲的劉龍同學骨折住院,家中比較困難,葛春梅便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到劉龍家走訪調查。在臨泉縣婦聯(lián)等部門指導下,葛春梅和其他志愿者多方聯(lián)系愛心企業(yè)、醫(yī)院、學校,為劉龍?zhí)峁┟赓M的醫(yī)療救助和教育幫扶。三年的持續(xù)幫扶,逐步解決了劉家的醫(yī)療、就學、就業(yè)問題。葛春梅的丈夫李建偉雖行動不便,但也在家里無償為貧困的孩子補習功課。整個家庭都以自己的方式,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
圖左二是葛春梅在臨泉高鐵站參加志愿服務,幫助旅客提行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葛春梅主動申請到社區(qū)做防疫網(wǎng)格員,逐戶上門登記住戶信息、核實小區(qū)人員流動情況,嚴控防疫第一道關口。晚上回到家,她常常撰寫防疫稿件到深夜,共計撰寫稿件74篇,部分稿件被市、縣級多家媒體刊發(fā)。
多年來,葛春梅先后參加“帶上老人去旅行”“接您回家”“臨泉高鐵志愿服務”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2017年,當選為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秘書長。三年多來,她策劃組織多項志愿服務活動,參加志愿服務100多次,服務時長1195小時。在她的帶動下,丈夫為老人領讀《三字經(jīng)》,組織開展接收碗筷的公益活動。女兒們也主動參加了“親子環(huán)?;顒印薄八颓鍥觥薄敖幽丶摇钡榷鄠€志愿服務。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