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名店主被騙,兩名被告人因犯合同詐騙罪獲刑 在大家眼里,淘寶店主為賣東西都是“套路滿滿”,但現(xiàn)實中,有的店主為了網(wǎng)店銷量也可能一不小心掉進騙子的陷阱。近日,阜南法院就審理了一起詐騙案,“刷單高手”詐騙“淘寶小白”,兩名被告人被判刑,為378名店主挽回經(jīng)濟損失近50萬元。 稱能幫網(wǎng)店提銷量,收了服務費后卻失聯(lián) 兩年前,剛成為淘寶店主的曉娟(化名),上架了一批衣服售賣。但網(wǎng)店很少有顧客來訪,生意非常慘淡。 她正為網(wǎng)店發(fā)愁,突然收到了一條全權代為打理店鋪的小廣告。對方告訴她,自己所在的公司專門為剛開淘寶店鋪的商家提供全方位服務,店鋪的“裝修”、商品上下架、商品發(fā)貨、售后服務等所有事務均由運營公司代理,并且保證利潤可觀。 曉娟看了非常高興,立馬跟對方簽了電子合同,并且支付了一個季度的服務費3800元。合同簽訂當天,曉娟的銷量一下子提高了6單,她還以為這回找到了發(fā)財?shù)拈T路。 誰知道,接下來的幾天,店鋪銷量又很慘淡。運營公司客服告訴曉娟,因為店鋪等級太低,要提高到鉆石級別,才能夠獲取更多銷量,曉娟一心想要店鋪火起來,又支付對方1200元服務費。結果,店鋪竟然被封號了,理由是曉娟店鋪在拍出商品時輸入的是空運單號。當曉娟再次聯(lián)系運營公司客服時,已聯(lián)系不上,曉娟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遂立即報警。 詐騙套路分三步 經(jīng)查,2020年3月至10月,孫某某、張某某先后在阜南縣注冊成立商務公司和服飾公司。二人以不法占有為目的,對于初涉淘寶經(jīng)營的“小白”商戶進行精準識別,而后利用上述群體對于淘寶店鋪的商譽評級并未熟稔之機向其虛構服務形式內(nèi)容、隱瞞自身本不具備實際履約能力的事實,同被害商戶簽訂虛假履約合同,并以此騙取相應錢款。共有378名店主受騙。 詐騙手段分為三步:第一步,成立公司,招募大量人員,設立業(yè)務部、運營部等,人員組織有層次、分工任務較明確;第二步,騙取信任。業(yè)務部工作人員承諾為淘寶店主裝修店鋪、提高銷售量、信譽度等,騙取信任后同其簽署合作合同以收取服務費;第三步,收割錢款。合同簽訂后,運營部人員通過第三方平臺刷單,將受害人淘寶店鋪的襪子、打底褲等廉價產(chǎn)品向外出售,在形式上產(chǎn)生交易訂單,讓部分淘寶店主產(chǎn)生錯誤認識,誤認為簽訂的合同得到履行,繼續(xù)與被告人簽署核心客戶備貨合同并交納相對應貨款。公司承諾為淘寶店主免費銷售相應貨物,但并不能實際履行合同,亦未能實際提高淘寶店鋪產(chǎn)品銷量。 近日,阜南法院審理了該案,以合同詐騙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孫某某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并處罰金2萬元;判處被告人張某某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8000元,為378名受害人挽回經(jīng)濟損失近50萬元。宣判后,被告人均表示服判不上訴。 法官提醒:近年來,電信網(wǎng)絡詐騙案件頻發(fā),詐騙類型、手段復雜。大家要提高辨識詐騙的能力,尤其在支付、轉賬等涉及錢財交易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警惕,避免上當受騙。如對相關行為發(fā)現(xiàn)異常,請及時向公安機關求助,并保存相關證據(jù)材料。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