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錄取季,我又想起身邊發(fā)生的真人真事…… 2000年夏的一天,剛剛退休又被返聘的李教授去修那雙古董級的“三接頭”皮鞋。出大學(xué)生活區(qū)門口不遠,有個不起眼的修鞋攤,修鞋師傅姓趙名友富,精瘦,江浙口音,在這擺攤久了,人們都稱他老趙頭。 李教授平時從來不做這些家務(wù)事,這不,老伴去美國兒子家了,走了好幾個月了。明天要主持一個重要的招生答疑會議,找來找去,就這雙皮鞋像樣,但是開了一個口,只好出來修補一下。聽到修鞋老人的家鄉(xiāng)口音很親切,就決定在這修。 老趙頭遞過來一個小板凳,熱情招呼老教授坐下,接過教授的鞋說:“這可是雙好鞋,鞋底、鞋幫都是上等的,只是有些年頭了。要好好養(yǎng)護一下?!?/div> 李教授不懂這些,只說了一句,什么時候能修好?老趙頭笑著回答:“你要是急著穿,我就放下手中的活先干這個,半個小時弄好。”李教授看看表,點頭同意。順便從提袋內(nèi)拿出一疊資料打開,旁若無人地看起來。 老趙頭熟練地修著皮鞋,試探地問教授:“老哥也是南方人,是大教授吧?”李教授點點頭,算是回答?!斑@鞋好像有些年頭了?!崩罱淌邳c點頭說:“是的,平反那年買的。算起來20多年了,平時不怎么穿它!”…… 慢慢地,老趙頭打開了李教授的心扉,知道了教授的身世后,十分羨慕地說:“教授老哥,你多好??!老伴也是大教授,兒孫都在外國,你幸福?。∧憧纯次?,這個修鞋攤守了幾十年,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是做工的、弄個小生意,沒有一個上過大學(xué)的。命苦啊!” 李教授把資料夾合上,認真地想了想說:“《安娜·卡列尼娜》小說中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老趙頭懵懂地點著頭,把擦得锃亮的皮鞋用潔凈的綿紙包好放進教授的布袋。 一晃20年過去了,有一天李教授突發(fā)心梗住進了醫(yī)院。臨床的老趙頭看得清楚,這不是當年修鞋的大教授嗎?教授不語,他也沒有打攪。 轉(zhuǎn)眼3天了,除了醫(yī)生查房,護士按時送藥、送飯,沒有一個人來過,偶爾由醫(yī)護人員幫助他撥通一個越洋電話……幾句簡短的話后,就結(jié)束了。 老趙頭這邊可是熱鬧,兒子媳婦、女兒女婿,端茶送水,花樣小吃,水果點心自不用說,孫子輩更是輪流值班照顧,重孫子、重外孫把太太、太姥爺喊得特別響亮。教授先是看得心煩、聽得刺耳,慢慢變成心酸、暗自神傷…… 期間,老趙頭每每讓老教授品嘗水果、點心,教授總是堅決地擺手拒絕,老趙頭也不生氣,知趣地收回來。 轉(zhuǎn)眼,到了周末,老趙頭的孫女送來剛剛做好的揚州水晶包,老趙頭看到教授眼睛里流出一絲期待,立即讓孫女夾兩個放在教授身旁的矮柜上。教授沒有推讓,也沒有說話,眼睛在水晶包與女孩的臉上來回移動著…… 老趙頭忙說:“這是我孫女,今年高考成績還不錯,正在愁填報志愿呢。真巧,遇見了大教授,請老哥指點指點。” 教授盯著女孩稚嫩的臉,慢慢把目光移到老趙頭的臉上說:“老哥哥,還是你……幸福啊!”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