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無趣的人生活得有趣,把無味的人間看得有味,這是我遍讀汪曾祺著作后得到的感受。再讀當(dāng)代作家王干的《人間食單》,亦覺主旨及微意與之近似。 讀《人間食單》,有見字如晤的感懷,我想王干肯定也是一個可愛活潑的人、不拘小節(jié)的人,這是我對其性情的猜測,全憑在文字里臆想。我沒有去過高郵,也沒有去過里下河,這是時空上的“沒去過”,但意識里,卻已經(jīng)去了很多次。高郵的咸鴨蛋,在交通便捷的目下,我早嘗試了,還是汪老筆下寫的那種,“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痹谝曈X上,就令人享受,夾一塊放在舌尖,更回味無窮。至于里下河的爛藕通過真空包裝,快遞運輸,也是能吃到的。 “賣爛藕了,滾熱的爛藕賣呀……”里下河的“爛藕調(diào)”也是極有趣的戲謔之詞,當(dāng)然,王干是擅長這種言語方式的,由此之浸淫,衍生了他的幽默風(fēng)趣。在《爛藕》這篇文章中,他向讀者介紹了一年四季里下河人與藕的關(guān)系,夏天可吃藕芽;秋天可采藕,因為這時的藕最為肥碩;而冬天則要“踩藕”,很有趣的事情,就是用腳把沉在水塘底部淤泥中的藕給找出來,再用手挖出來。對于生活在北方的我,讀這樣的文字甚是奇異,到底是南方好啊,一節(jié)藕還有這么多故事,這么多種吃法。羨慕之情,倍增。 何為“人生”?就是人要生活著,人若不生活著,一切也就煙消云散了。對于這一點,汪老早就看得透徹了,“人生有趣”,是自己去找那份趣味,而不是于原本無聊的人生里還去找那無趣。不然,世事顛簸曲折,誰能扛得下去啊。正是這一信念,汪老把一切困難都扛了下來,越活越通透、越明澈。王干的文字亦是如此,那么,王干的生活大約也是如此吧。在人世間漫行,到一處吃一處,吃一處愛一處。從天南到地北,從城市到鄉(xiāng)野,他率性而往,張口大吃。這是入鄉(xiāng)隨俗,也是任性而為。我想倘若汪老在世,對這樣的小子也會贊不絕口的。 “米飯餅、高郵鴨蛋、茨菇、爛藕、扁豆燒芋頭、螺螄、咸肉河蚌煲……這十六篇文字,既寫出了吃食的溫暖,又寫出了生之快樂、生之艱辛,寫出了里下河的風(fēng)俗之美,寫出了人情之美。文字不時會給你驚喜,神來之筆隨處可見?!蔽曳浅Y澩骷姨K北先生的這一說法。遍覽《人間食單》,無一字不真誠,無一頁不有趣。好吃的,要吃;不好吃的,也要吃。這樣的吃法才是真正的老饕。酸甜苦辣咸,人生的五味都要遍嘗,這樣吃了,才能吃出生活的真理,生命的真諦。吃啊,就是悟。吃明白了,也就悟明白了。王干的快樂源于吃,憂愁也源于吃。 “父親吃過咸肉河蚌煲后,連連稱贊,‘真好喝,真好喝,第一次喝到這么好的湯’,伯父打斷他,‘你記性這么差,小時候經(jīng)常喝的呀,家里經(jīng)常做啊’,父親說,‘記不得了,記不得了’。祖母在一邊擦眼淚,一邊給我加湯,‘多喝點,你小時候沒吃過’。”在《咸肉河蚌煲》里王干如此動情地寫道。 忘了,然后又被喚起,是真的不記得,還是假的又想起,都無所謂了。多喝點,多吃點,人生的路還長著呢。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