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全省民生工作大會在合肥召開。市委書記劉玉杰在阜陽分會場圍繞“構建‘四全’機制、推深做實‘民聲呼應’快速通道”作交流發(fā)言。 去年以來,阜陽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做好民聲呼應工作的決策部署,圍繞群眾呼聲網(wǎng)上看、網(wǎng)下辦,構建“四全”機制,在全市建立完善了從“民聲”到“案頭”再到“實景”的“民聲呼應”快速通道,收到了良好效果。2023年,全市85%以上的財政支出用于發(fā)展民生事業(yè),全渠道受理群眾和企業(yè)直接來電及網(wǎng)絡留言166.3萬件、辦結率98.8%。阜陽市以“兩有三解”平臺為抓手、推深做實“民聲呼應”快速通道的做法得到中宣部、中央政法委、新華社肯定,入選2023年度全省十大改革案例。 搭建“全覆蓋傾聽”平臺矩陣,讓群眾有地方說話。出臺《阜陽市“民聲呼應”快速通道實施方案(試行)》,成立市級工作協(xié)調組,推動各縣市區(qū)全部搭建“民聲呼應”平臺,建立職責清晰、上下聯(lián)動、運轉高效的推進機制,做到群眾訴求有問必答、有呼必應。市級層面,整合人民網(wǎng)網(wǎng)友留言、“兩有三解”、12345政務服務熱線、人大代表信箱、政協(xié)社情民意信息等12個平臺資源,線上線下全天候受理群眾和企業(yè)的投訴、求助及建議,由總平臺“一口子出、一盤棋抓”。注重領導帶頭,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省“民聲呼應”涉阜問題堅持每期必批、每件必問,對市“民聲呼應”及涉阜信息每天早晚兩次批閱,推動快速辦理。 實行“全處置”責任落實閉環(huán),讓群眾意見說了有人辦。堅持以事要解決、群眾滿意為目標,學習推廣“六快”工作機制,實行“一線+閉環(huán)”工作法,擦亮“上前一步”工作品牌,規(guī)范“反映—受理—交辦—督辦—反饋”全過程閉環(huán)管理流程,確保問題真解決、整改真到位。其中,對省“民聲呼應”事項當日交辦、三日回復,對市“民聲呼應”事項即收即辦、快核快處,做到處置回復“短、頻、快”。同時,成立工作專班,加大問題線索復核力度,探索形成“系統(tǒng)預警—電話催辦—聯(lián)合復核”三步跟蹤法,做到群眾反映事項100%回復、限期問題100%督辦、承諾事項100%復核。 推進“全領域”排查整治提升,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把“當下改”與“長久立”結合起來,建立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轉變的工作機制,努力實現(xiàn)“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提升一個領域”。2023年,對涉及城建、交通、“三農(nóng)”、教育、環(huán)保等17個領域55個方面問題線索進行共性分析,部署開展了“電梯安全隱患大排查”“喝干凈水·潤百姓心”“打通斷頭路”等“8+N”專項整治行動,下大氣力辦好就業(yè)、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治理欠薪等民生實事,皖北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加快推進、5個縣區(qū)587萬人實現(xiàn)水源替換,年度計劃銷號的68.2公里“斷頭路”全部打通,有效推動共性問題同步解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建立“全參與”政民企交流互動機制,讓群眾智慧充分匯聚。通過“民聲呼應”平臺體系向群眾、企業(yè)、社會組織等問需問計問政,既實現(xiàn)“阜陽的問題基本在阜陽解決”,又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阜陽建設和發(fā)展。從各級“兩代表一委員”和市民、企業(yè)、媒體人士中,選聘80名“民聲呼應”觀察員、20名營商環(huán)境體驗官,通過集中民智、匯聚民力,共同解決一些“老大難”問題,齊心協(xié)力把阜陽的事情辦得更好。聚力打造滿意“阜”務營商環(huán)境品牌,常態(tài)化落實重點項目要素保障“星期六會商”、民營企業(yè)家懇談會、“四個約見”、“幫辦代辦”等機制,省營商辦監(jiān)測反映阜陽招商引資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平均耗時比全省快25.4天,全市營商環(huán)境持續(xù)優(yōu)化。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