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bd id="9kdmb"></kbd>

            搜索
            阜陽新聞網(wǎng) 首頁 專題 2025年專題 新春走基層 查看內(nèi)容

            【新春走基層】探尋阜陽傳統(tǒng)年俗

            2025-1-20 09:03| 編輯: 劉黎 | 查看: 7804| 評論: 0|原作者: 全媒體記者 儲繼明 文/攝|來自: 潁州晚報

                2024年12月4日,“春節(jié)——中國人慶祝傳統(tǒng)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春節(jié)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深深地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基因中。乙巳蛇年春節(jié)將至,阜陽過年都有哪些傳統(tǒng)習(xí)俗?記者采訪了相關(guān)文史界人士和部分市民,一起來看看。
              
              過年習(xí)俗
              
              祭灶擺上麥芽糖,除夕要有“綠水長流”……
              
              “在阜陽,傳統(tǒng)意義上的春節(jié)是從臘月初八或祭灶開始,一直延續(xù)到元宵節(jié)之后,年才算過完。”市政協(xié)文史館館員李援朝說。
              
              李援朝提供的相關(guān)資料顯示,農(nóng)歷臘月初八為臘八節(jié),諺語有云“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吃了這頓飯,就意味著年節(jié)將至,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臘八節(jié),住在親戚家的人也要回到自己家中忙活?!澳赣H會提醒出嫁的女兒回婆家,婆婆家也會來人接,這已經(jīng)成了臘八節(jié)的一個習(xí)俗?!崩钤f。
              
              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為祭灶日,據(jù)記載,宋朝之時,“小年”被稱之為“交年節(jié)”“小節(jié)夜”。到了清朝,“交年節(jié)”演變?yōu)椤靶∧暌埂薄G宄院?,北方的“小年”基本上為臘月二十三,南方為臘月二十四。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差別,是因為清朝皇宮為節(jié)省開支,將祭祀灶王爺與拜祭祖先合為一天,后貴族王侯紛紛效仿,并逐漸流傳至北方民間。而南方則沿襲古制,以臘月二十四作為“小年”。阜陽民間流行的說法是“君祭三,民祭四”,如劉、趙、李、錢等姓氏的人家,是臘月二十三祭灶;其他姓氏的人家則一般在臘月二十四祭灶。古人認為,灶神福佑全家,為“一家之主”。過去,老百姓會在廚房掛灶神像,到了祭灶這天,一大早就開始打掃廚房的衛(wèi)生,做好晚飯之后,開始舉行祭灶儀式,擺供、上香等,供品以麥芽糖、麻糖最好,祈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是春節(jié)前一天,又稱“年三十”。傳統(tǒng)習(xí)俗中,貼春聯(lián)、吃年飯,晚輩給長輩辭歲,長輩會發(fā)壓歲錢。而后,全家圍在一起憶過去、想未來,徹夜“守歲”。“值得一提的是,在過去,上午貼好對聯(lián)后,有的人家還要插搖錢樹和節(jié)節(jié)高?!崩钤f,有的把帶枝葉的整棵青竹插在門前地上,有的把芝麻稈夾上黃表紙插在門前、路旁、柴上,名曰“散祟稈”,去除邪祟,寓意來年美好。傍晚時分,把屋里屋外清掃一遍,把水缸加滿水,放上一棵帶根的青菜在水面上,表示“綠水長流”。同時還要把供桌備好,門口掛上大紅燈籠……
              
              春節(jié)(正月初一)這天,吃完早飯,晚輩便給長輩拜年。然后出門同左右四鄰互拜、互相祝福。正月初二,開始走親串友(多是女婿到丈人家、外甥到外婆家、侄兒到姑姑家)拜年;正月初三,收辭歲桿、送年。還有些地方,門前放根木棍,稱為“攔門棍”,意思是攔阻“年”不要走掉,天天過年。有些集市,會搭臺唱年戲,熱鬧幾天……
              
              到了正月十五,便要過元宵節(jié)。相傳,節(jié)日是漢文帝劉恒定的,因劉恒正月十五登基做皇帝,他每在正月十五夜便走出來“與民同樂”。夜,即宵,便定這天為“元宵節(jié)”。后來,東漢明帝下令元宵節(jié)一律燃燈,又演變?yōu)椤霸呕簟钡牧?xí)俗。老百姓過節(jié)時常說“正月十五大似年”,鬧花燈、吃元宵(湯圓),必不可少。在阜陽,除在這天進行燈展外,還會舉行游龍燈、劃旱船、踩高蹺等民俗表演。
              
              兒時記憶
              
              炸馓子時不能說話,青潁公園多次辦燈會……
              
              在很多人記憶中,兒時的春節(jié)最難忘。對此,記者也進行了走訪。
              
              家住潁州區(qū)六紡社區(qū)50多歲的市民李女士,小時候?qū)^年記憶最深的是炸馓子?!拔倚r候住在鄉(xiāng)下姥姥家,農(nóng)歷臘月二十過后,姥姥和幾個姨就開始忙活炸馓子。她們把和好的面泡在油里,又拉成細長條套在兩只手臂上,左一搖右一晃地朝油鍋里下,當時天冷,大人的兩只手臂凍得通紅……”李女士回憶,在滿屋的油煙味中,很快便會飄出馓子香噴噴的味道。自己常常忍不住拿一把剛出鍋的馓子嘗鮮,大人就會嚴肅地告訴她,只能在旁邊吃、看,不能說話。“當時覺得很鄭重,現(xiàn)在想想也不知道是為何?!?/div>
              
              而家住阜城清河?xùn)|路附近的梁先生,對小時候過春節(jié)記憶最深刻的是吃“臘八飯”?!爱敃r,只知道快過年了,家里總會熬上一鍋咸稀飯,后來才知道這叫‘臘八飯’?!绷合壬€說了個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之前他一直以為年前家里打掃衛(wèi)生是“雞灶”,后來才知道是“祭灶”。此外,他還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正月十五,青潁公園曾多次舉辦燈會。“還有一些企業(yè)也會做燈籠掛在大街上,爭奇斗艷,有的還在上面寫著燈謎讓大家猜?!?/div>
              
              “阜陽的傳統(tǒng)年俗比較多,回憶起來很有過年的儀式感,但有些已經(jīng)不適應(yīng)現(xiàn)代的生活方式,年俗便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化?!笔袣v史文化研究會常務(wù)理事張杰舉例稱,過去大家都在家中炸馓子、做果子等,現(xiàn)在大部分是買現(xiàn)成的;過去人們過年看燈、看春晚,現(xiàn)在娛樂方式更加多樣化,賞民俗活動、逛特色街區(qū),都成了過年的新方式。
              
              相關(guān)
              
              延伸出非遺技藝
              
              從祭灶到除夕,各家都會忙著準備過年的用品和食物。以前,哪天做什么還很有講究,比如“二十三,把糖粘;二十四,酵子制;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買魚肉;二十七,宰肥雞;二十八,白面發(fā);二十九,炸滿簍;年三十,菜上盆”。其中有些習(xí)俗還延伸出了非遺技藝。
              

            東關(guān)花饃

              阜陽花饃
              
              以前,到了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白面發(fā)”,蒸很多饃,以備過年待客之用?,F(xiàn)在,自家做的少了,都是年前購買“囤貨”。
              
              這不,一進入臘月,位于阜城東關(guān)美食街的“東關(guān)張”饃店生意就越來越紅火。“進入年關(guān),蒸阜陽花饃、蠶絲大饃多些?!钡曛鲝埻⒒⒄f。
              
              張廷虎是“蠶絲大饃、花饃制作技藝”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自幼跟隨父親學(xué)做枕頭饃。他介紹,“蠶絲大饃”是枕頭饃的一種,饃底焦金黃,飽滿香脆。饃瓤紋路清晰,層層疊疊,猶如蠶絲一般。還有人用打油詩來贊美:“形似枕頭白如玉,香甜筋道焦黃金,此味只有潁州見,東關(guān)街頭大饃張?!?/div>
              
              而阜陽花饃就是在這種工藝技術(shù)上融會貫通山西花饃、面人面塑、色繪、軟陶等技藝,根據(jù)客戶需求,做出不同造型和組合的花樣。比如,以紅曲米粉和著一小部分面粉,做出兩條互相盤繞、紅彤彤的鯉魚,即“鯉魚咬籽”;以麒麟為主造型,四周是一圈帶有花紋的圓形花饃“麒麟送子”。年前一些人買來當年貨、送禮等。
              
              “作為民間具有代表性的一種面食,阜陽花饃能食用、可觀賞,體現(xiàn)出本地的民俗文化和面食文化?!睆埻⒒⒄f。
             

             市民選購舊縣麻糖

              舊縣麻糖
              
              在阜陽的傳統(tǒng)習(xí)俗中,祭灶這天,要買些麻糖,“粘住灶王爺?shù)淖臁?,便是“二十三,把糖粘”。作為代表性阜陽非遺傳承項目之一的太和舊縣麻糖,因“酥、脆、香、甜”深受大家的喜愛。
              
              “我們家的麻糖,精選芝麻仁、大米、大麥、白砂糖等原料,經(jīng)十二道工序流程,三十二個環(huán)節(jié)精制而成,還適量加入草根、甘草、柑橘等原料,使麻糖入口即化,不粘牙?!碧团f縣麻糖制作非遺傳承人馬超介紹。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馬超的爺爺馬玉堂引進山東傳統(tǒng)貢品李家麻糖后,得其秘方,隨后請專家指點改良了秘方;第二代傳承人馬廣賓,擴大生產(chǎn),他家的麻糖占據(jù)大半個太和市場;到了馬超這一代,他不斷提高麻糖質(zhì)量,做強市場。舊縣麻糖的制作工藝,也成為非遺項目。“一到年關(guān),我們的麻糖供不應(yīng)求,還有麻葉子、果酥等產(chǎn)品,吸引好多外地客商前來訂貨,阜陽的一些超市、水果店中都有我們的產(chǎn)品。”馬超說。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

            返回頂部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无码中文字幕在线专区,亚洲综合在线香蕉 91 传媒国产午夜福利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1. <kbd id="9kdmb"></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