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放風箏成為市民最喜愛的戶外活動之一。從長達百米的龍風箏到巴掌大小的燕子風箏,在阜陽,有一群風箏愛好者將這項傳統(tǒng)活動玩出了新花樣。4月7日,記者走近這群“追風者”,聆聽他們與風箏的故事,并請他們推薦阜城適合放風箏的好去處。 “滾地龍”風箏 風箏達人的空中盛宴 當日,金種子生態(tài)文化產(chǎn)業(yè)園內(nèi),一場別開生面的風箏表演正在上演。蔚藍的天空中,燕子、鯨魚、飛龍等形態(tài)各異的風箏爭奇斗艷。阜陽市風箏協(xié)會十幾名會員手持線盤,隨著風向變化靈活調(diào)整,讓風箏保持最佳飛行狀態(tài)。 “現(xiàn)在風力合適,就放這只鯊魚風箏吧?!备睍L裴學彬左手握線盤,右手快速轉(zhuǎn)動線軸。兩名會員配合著將一只長約15米的軟體風箏逆風舉起,借助風力,風箏眨眼間便升至半空,在眾多傳統(tǒng)風箏中格外醒目。 裴學彬介紹,如今風箏種類繁多,有軟體風箏、運動風箏、夜光風箏等。他收藏的一只名為“滾地龍”的圓形風箏直徑達27.5米,放飛時需要十多人協(xié)作。由于起飛瞬間拉力巨大,甚至需要將牽引繩固定在汽車掛鉤上才能完成放飛。 與風共舞的養(yǎng)生之道 “放風箏是一項愉快的運動,仰望藍天白云,感受微風拂面,那種感覺妙不可言!”72歲的葛澤民一邊操控線盤,一邊在草地上悠閑踱步。通過收放線的微妙控制,他的風箏在空中靈活地升降、旋轉(zhuǎn)、翻滾。 葛澤民幾乎每天都會來公園放風箏。這項運動不僅讓他活動筋骨、促進新陳代謝,還改善了他的視力?!胺棚L箏時要一直抬頭遠眺,這對緩解眼肌疲勞很有幫助。”他分享道。 談到技巧,葛澤民表示:“放風箏就是與風交朋友。要感知風向和風力,風大放線,風小收線。”他建議初學者選擇逆風放飛,待風箏升至100多米高空后就會趨于穩(wěn)定。遇到風箏線纏繞時,不要用力拉扯,雙方走近些就能自然解開。 牢記安全第一準則 阜陽市風箏協(xié)會副會長曹建民介紹,放風箏雖然怡情健身,但安全隱患也不可小覷。放風箏要盡量選擇空曠的地方,有小孩子的地方盡量不考慮,風太大的時候也不要放。另外,風箏高飛時,繃緊的風箏線也暗藏危險,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成為傷人的“利器”。 此外,放風箏最忌諱在有電線、大樹、鐵路沿線、房子等障礙物附近,因為在這些地方一不小心就會出現(xiàn)風箏掛在障礙物上,嚴重時會出現(xiàn)觸電、撞倒等人身安全事故。兒童要選擇小型風箏,同時身邊要有大人看護,防止出現(xiàn)風箏拖拉兒童的現(xiàn)象。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