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陳利萍《幸福就在拐彎處》 千百年來,人們總在重復(fù)一個不變的話題:幸福是什么。可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讀作家陳利萍的文集《幸福就在拐彎處》,卻讓我看到幸福最樸實的模樣。陳利萍用真誠的語言講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闡釋著幸福的真諦。她懷著善與感恩之心,將平淡的日子過成詩。 在她筆下,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元素?!秳e樣的父愛》讓她懂得,“因為拼搏,我們擁有了幸福的生活?!痹凇稅廴鐭舯K》里,奶奶的善心,讓她感受到“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 幸福總愛牽扯童年的記憶,它是《母親的手搟面》,是《故鄉(xiāng)的炊煙》,是那《炊煙里的味蕾》,久久氤氳在母親為我燙的爆米花的茶香里。 生活雖有不盡人意時,但幸福從不缺席。 讀《沒有玫瑰的情人節(jié)》你會發(fā)現(xiàn),不如意時“拐個彎”,也許會收獲意外的幸福。《只要不把你的心弄亂》《只要你不丟》,這些溫暖的篇章都說明幸福會在該出現(xiàn)的時刻出現(xiàn),在某一個地方等你。 然而,很多人在尋找幸福的路上不懂得轉(zhuǎn)彎,遇到人生的轉(zhuǎn)角,往往一“彎”之差與幸福失之交臂。 幸福需要欣賞。 陳利萍對生活的用心用情在書中隨處可見。作為母親,她和大多父母一樣也經(jīng)歷過孩子的叛逆期,但她能用欣賞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并由衷地贊美“孩子你真棒”。 幸福需要接納。 作為兒媳婦,她摟著婆婆也能撒嬌:“媽,您看,我離了您,行嗎?”自古以來,水火不容的婆媳關(guān)系,一句綿言細語化為繞指柔。 “媽,我回來了,快開門”“當(dāng)?shù)弥野谚€匙落在單位,婆婆會連忙回應(yīng):別急別急,我就過來開門?!保ā都矣衅牌耪婧谩罚┧詣e樣的方式體驗著中國式婆媳關(guān)系,找到了婆媳之間的幸福密碼。 幸福更需要孝義。 作為子女,禮儀孝道已在她的思想中牢牢生根。她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從今后,別忘了珍惜父母健在的每時每刻吧?!薄澳赣H節(jié),我決定要為母親做一碗手搟面?!?/div> 美好品質(zhì)來自良好的家風(fēng),她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父親的人生哲學(xué)是寬容,“心存善念,家就幸福。”身為教師的母親在她臨出嫁時,“再三叮嚀:百善孝為先,你對婆婆就像對我一樣,別給媽媽丟臉!”她謹遵父母的教誨,將禮儀孝道化為具體言行,并很好地傳承下去。 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回到家,家里有熱飯、熱菜、熱被窩,再有一副熱面孔,那就是幸?!薄?/div>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因?qū)ι钇谕^高,缺少感知幸福的能力。常糾結(jié)于雞毛蒜皮的小事,思想轉(zhuǎn)不過彎來。 三毛說:“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div> 唯有以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生活,以樂觀心態(tài)對待煩惱,讓一讓,緩一緩,等一等,學(xué)會“拐彎”才可能“柳暗花明”。 合上書本,幸福的感覺漸漸襲來。是啊,幸福就在拐彎處,只要愿意“拐彎”,我們都能做個幸福的人。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