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bd id="9kdmb"></kbd>

            搜索
            阜陽新聞網(wǎng) 首頁 平原 查看內(nèi)容

            群眾劇場誰曾憶

            2023-5-18 09:17| 編輯: 謝珊珊 | 查看: 94985| 評論: 0|原作者: 記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攝|來自: 阜陽日報

              新中國成立后,阜城四方井附近體量較大的公共建筑,當數(shù)位于明倫巷和光華街交口東北角的群眾劇場。在廣播電視尚未普及的年代,看電影、聽戲是城鎮(zhèn)居民的主要娛樂方式。這座蘇聯(lián)式建筑從1956年建成之初,就豐富著一代代阜陽市民的文化生活,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才淡出人們的視線。
              

            阜陽大戲院原副經(jīng)理李子清回憶當年在群眾劇場工作的經(jīng)歷


              露天土臺說書場
              
              阜陽人最早用上電燈是在1922年,當時只有幾家商戶共用一部從上海采購的發(fā)電機。直到1946年,一位外地商人在第一公園(今一職高)放映了《孫悟空大鬧天宮》,阜陽人才有了最早的光影記憶。雖說是一部無聲電影,在阜陽歷史上也是破天荒的事,沒去看的人都后悔不迭。
              
              明倫巷與光華街交口東北角,即現(xiàn)在的鉑金時代廣場與溫州路步行街之間,曾經(jīng)的群眾劇場早已變成了商住小區(qū)。解放前,這里有群眾集資建造的露天土臺,有民間藝人在此說書。1948年,由魏麻子等人出面集資建成草頂土臺劇場,經(jīng)理是姚鴻聲。1950年初,界首新生曲劇團的郭立仙、蔣華池以及梆劇演員關(guān)仲翔、武俊俠都在這里演出過。
              
              1951年,阜陽專署把位于鼓樓的人民會堂 (后稱人民劇場)改為電影院,撥款7500元整修原劇場,并從外地購進電影放映設(shè)備,開始放映35毫米黑白電影片。這是阜陽城的第一座電影院,周末或晚上能看一場黑白電影,是當時城鄉(xiāng)居民最向往的文化生活。
              
              1956年,阜陽專署文教科結(jié)合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實際,決定撥款把阜陽南城的草頂土臺劇場修建成專業(yè)的演出場所,并改名為群眾劇場?!耙郧埃罕妱鲞@一片很熱鬧,專業(yè)劇團一來,室內(nèi)的長條椅上就座無虛席,大人聽戲小孩看熱鬧?!苯衲?0歲的當?shù)鼐用駥幙搜渍f。
              
              第二家放映單位
              
              “你說的群眾劇場,我了解??!當時是阜陽城第二家35毫米電影放映單位,僅次于人民電影院。”今年85歲的李子清曾擔任阜陽大戲院副經(jīng)理,提起幾十年前的往事,至今記憶猶新。
              
              1955年4月,李子清從九里溝阜陽初級師范畢業(yè)后,本打算到學校去教書。當時,省教育廳、省文化局聯(lián)合下文,從這一批畢業(yè)生中抽調(diào)23人到省電影放映人員訓練班學習。結(jié)業(yè)后,他被分配到阜陽專區(qū)直屬電影隊22小隊當放映員,1956年曾在剛建成的群眾劇場修整學習過一段時間。
              
              1962年成立的專區(qū)電影俱樂部,就設(shè)在群眾劇場。1964年1月,李子清從太和電影院調(diào)到阜陽群眾劇場工作。當時的群眾劇場有五六百個座位,上座率70%左右,除了維持劇場正常開支外,還能上繳財政一部分。
              
              1965年10月1日,專署辦公室考慮到群眾劇場相對簡陋、大戲院閑置率高,就把兩家單位合并成一家單位。群眾劇場的放映機挪到大戲院后,大戲院就成了全省第一家影劇院。
              
              迎來發(fā)展春天
              
              從1959年開始,群眾劇場先后作為地區(qū)戲校、地區(qū)文訓班、梆劇團排練廳,1978年改建成影劇院后,座位數(shù)從最初的500多個增加到800多個,正好趕上我國電影業(yè)繁榮發(fā)展的第二個春天。
              
              “當時,阜陽城11家影劇院跑片子,加上外來演藝團體,每個劇場幾乎都場場爆滿,遇到熱門影片更是一票難求?!崩钭忧逭f,為滿足觀眾需求,地區(qū)電影公司把11家影劇院分成3個組,安排距離較近的2到3家影院在同一天晚上放映同一部電影。一部電影有10-12本膠片,一本膠片的放映時長在10-20分鐘之間,同一組的電影院需要間隔半個小時開場,才能保證有限的膠片資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當時,每個電影院都有固定“跑片子”的職工,在放映時段不停地往返于兩家影院之間。直到現(xiàn)在,李子清還記得一個叫寧傳森的跑片員,他騎著自行車,帶著兩個類似于郵包的防雨包,每隔十多分鐘就要往返大戲院和群眾劇場一次。
              
              1985年的阜陽地區(qū),僅城市就有40家電影院、影劇院、俱樂部可以放映35毫米影片,農(nóng)村集鎮(zhèn)電影院多達120家,群眾劇場已經(jīng)跟不上時代發(fā)展潮流。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隨著廣播電視的普及,群眾劇場慢慢退出歷史舞臺,直到被拆除。城區(qū)居民晚飯后到附近的劇場看電影或戲劇,青年戀人一邊看電影一邊說著悄悄話,已經(jīng)成為特定時代的美好回憶。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

            返回頂部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无码中文字幕在线专区,亚洲综合在线香蕉 91 传媒国产午夜福利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1. <kbd id="9kdmb"></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