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小區(qū)還沉浸在甜蜜的夢鄉(xiāng),大街上早已是車水馬龍了。若是夏天,太陽早爬一樹頂高了,可這瓦藍(lán)的夜色,還是罩在小城的上空遲遲不肯離去。 街道旁,處處是晨練的人群。人行道上,有人悠閑地散步,有人愜意地慢跑。我不知道,第一個打破這小城寧靜的人,到底是賣早點的大嫂,還是販青菜的大哥。我只知道,我每天從這里經(jīng)過時,街道已經(jīng)熱鬧非凡了。 秋天的清晨,街道寬敞了許多。清潔工在太陽出來前已經(jīng)把大街打掃干凈,當(dāng)繾綣的彩云伴著太陽升起的時候,他們就隨夜空悄然消失了。 當(dāng)然,最熱鬧的還是公園,這里有春的氣息、夏的熱情、秋的紅火。假山旁,歌聲四起,一群男女手拿歌詞和樂譜,在手風(fēng)琴、二胡等樂器的伴奏下,唱著一首首流行歌曲,讓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揚(yáng)。廣場上,樂曲伴著舞姿,讓人忘了落葉的蕭條,感受的都是青春的活力。 我愛去安靜的小樹林中,聽一群小鳥在歌唱。這里是老人的天下,遛鳥的老人把鳥籠掛在樹枝上,任鳥在籠中蹦來跳去,他們坐在木凳上拉著家常,敘著閑話。小鳥呢,像一群調(diào)皮的孩子,抓住這難得的機(jī)會,可著嗓子叫,可著勁兒跳,因為它們知道,不會等到太陽出來,甚至不會等到天色大亮,一抹黑布蒙上,它們就要經(jīng)過看不見的鬧市,回到主人那個靜靜的小院,度過一天難熬的時光了。 有一個老人每天都會把他的畫眉放出來一小會,喂喂食。小鳥每吃一口,都會跳進(jìn)籠中一次,然后跳出來再吃。我問老人不怕它飛跑了,老人說,不會,喂熟了。我問老人鳥喂得這樣熟,肯定要好長時間,老人說,不用,三個月。見我不肯相信,老人補(bǔ)充說,這樣的鳥必須從幼鳥開始喂,成鳥是喂不熟的。有道理,始信。老人很健談,說起鳥兒就打開了話匣子。 有時我就想,小城秋天的夜,是這些早起的鳥兒叫醒的,是這些早起的人們唱醒的、跳醒的。在小城的秋天里,瘦的是那些經(jīng)不起寒霜的樹,胖的就是這熱鬧的公園了;勤的是這些早起的市民,懶的就是那遲遲不肯出來的太陽了。 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當(dāng)早起的人們結(jié)束了晨練,上班的人們擠窄了街道,太陽才從東方懶懶地升起。它一出來,人間溫馨了許多,晴的不僅是天氣,也晴了深秋的心情。秋天的太陽,雖沒有春日的溫柔、夏日的火熱,但它要比夏天的太陽沉靜矜持,要比春天的太陽成熟靜美。我愛這深秋的太陽,更愛這深秋歡快的晨曲。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