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潁東區(qū),有7600余名身穿紅馬甲的“吹哨人”,他們常年活躍在城市鄉(xiāng)村最基層的網格,不取分毫報酬,日夜守護著一方的安寧。 他們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紅管家”,是最基層的網格員、宣傳員、幫扶員、調解員、督導員,一年多來已累計化解信訪矛盾糾紛隱患1263件。 融入微網格、舒心微調解、貼心微服務、愛心微公益、入心微宣傳、暖心微聚力……在基層微治理的道路上,潁東“紅管家”正在闊步前行。 基層有了“吹哨人” “剛砌的院墻說拆就拆,如果不是丁大姐出面調解,這事沒完。”在潁東區(qū)冉廟鎮(zhèn)冉廟村,58歲的桑建新提起還沒完工的新房,情緒還有些激動。今年年初,他花了20多萬元翻蓋新房,沒想到因為院墻的事,差點和老鄰居鬧翻臉。 當時,桑建新請工人在宅基地四周拉院墻。工人打好基礎,剛砌到半人高就遭到西側的鄰居王化芬的阻攔,原因是桑建新挨著地墑溝砌院墻占了她家的地。兩家的矛盾很快引起了冉廟村“紅管家”丁玲的注意。 丁玲退休前曾擔任冉廟鄉(xiāng)計劃生育服務站站長,在計生戰(zhàn)線上為育齡婦女服務了三十多年,接生過一千多個孩子?!叭綇R鄉(xiāng)3萬多口人,基本上都認識我,大家覺得我辦事公正,遇問題都喜歡找我說?!倍×嵴f。 十多年來,因為機耕作業(yè),兩家的地界不清。在上門了解有關情況后,丁玲找來村“兩委”干部和雙方當事人,從兩家交界處向兩頭尋找埋在地下的青灰標記。經過半天的搜尋,終于在地塊北頭找到了青灰標記。 “一頭的標記確定好,基本上就證明我家的院墻占了鄰居的地,拆了重砌我心服口服?!鄙=ㄐ抡f,村民有個大事小情,都喜歡找“紅管家”說道說道,能解決的現場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上報村“兩委”,由村“兩委”出面解決。 自“丁大姐說事”室成立以來,共吸納“紅管家”53名,組建了“大管家+小管家+流動管家”的復合網格模式,明確了“黨建引領四方說事”(管家管事、五老調事、支部說事、群眾議事)職責,目前已累計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0余起。 據了解,潁東區(qū)從去年7月推廣“紅管家”理事會以來,注重選配政治素質好、奉獻精神強、工作認真負責、熱心群眾和公益事業(yè)的黨員,吸納“五老”人員、社區(qū)工作者、退伍軍人、青年婦女、大學生等進入“紅管家”隊伍。 “目前,全區(qū)共配備‘紅管家’7600余人。”潁東區(qū)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選好了當家人,下一步就是織網定格,建強一體化組織。一年多來,通過合理劃分7300余個基層網格,聚焦網格管事,建立“1+X+N”全覆蓋網格工作架構。 “1”指村(社區(qū))黨組織,“X”指X個網格,“N”指N個網格員。在網格優(yōu)化設置過程中,將基層多個網格整合為一個綜合性網格,實施全科網格“一網覆蓋”、治理任務“一單統(tǒng)籌”。 如今,潁東區(qū)依托“紅管家”作為網格節(jié)點,搭建“鄉(xiāng)鎮(zhèn)(街道)包村(社區(qū))、村(社區(qū))聯片(片長)、片區(qū)聯組(村居民小組組長)、組聯管家(紅管家)、管家聯戶”五級組織架構,組織優(yōu)勢正在一步步轉化為治理優(yōu)勢。 “紅管家”服務下移 今年暑假,在湖北師范大學讀書的王夢如剛回到阜陽老家,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潁東區(qū)正午鎮(zhèn)陳莊村“紅管家”。在一個多月時間里,她和本村的2位大學本科生無償為40多名留守兒童提供托管服務。 從7月10日開始,陳莊村“紅管家”理事會聯合陳莊村共青團、婦聯、關工委,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婦女之家、農家書屋等活動陣地,開展“安全不放假、平安過暑假”愛心托管服務,并一直持續(xù)到8月底。 “跟我一起當‘紅管家’的,還有華北科技學院高錦程、巢湖學院高思陳,都是陳莊村走出去的大學生。”王夢如說,托管內容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作業(yè)輔導、閱讀分享、書法訓練等,暑假休息能為家鄉(xiāng)出一份力,感覺很有價值。 正午鎮(zhèn)黨委組織委員劉倩影表示,“紅管家”理事會成立以來,以處理小訴求、解決小困難、排查小隱患、處理小糾紛、治理小環(huán)境、開展小宣講“六小行動”為抓手,不斷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村組下移。 截至目前,正午鎮(zhèn)728名“紅管家”、588名網格員依托“六小行動”,解決“小訴求”122件,化解“小糾紛”127件,解決“小困難”132件,排查“小隱患”136處,整治“小環(huán)境”179處,開展“小宣講”166次。 在具體工作中,潁東區(qū)“紅管家”理事會以“融入微網格、舒心微調解、貼心微服務、愛心微公益、入心微宣傳、暖心微聚力”為重點任務,組織引導“紅管家”切實履行好網格員、宣傳員、幫扶員、調解員、督導員等職責,充分發(fā)揮“管家吹哨”在微治理中的橋梁作用。 對“紅管家”網格發(fā)現上報事項,由村(社區(qū))匯總上報,鄉(xiāng)鎮(zhèn)(街道)根據問題和管理權限“吹哨派單”。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職能部門對網格事項主動承接、限時辦理,并及時反饋結果,構建“收集匯總-研判交辦-辦理反饋”工作閉環(huán)。 如今,潁東區(qū)“紅管家”理事會初步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社區(qū))、矛盾不激化、問題不上交”的目標。截至目前,全區(qū)通過“紅管家”理事會累計化解信訪矛盾糾紛隱患1263件。 “紅管家”漸成品牌 在楊樓孜鎮(zhèn)王屯社區(qū),提起“熱心老張”張萬懷,很多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他1998年到寧波當環(huán)衛(wèi)工,是阜陽籍老鄉(xiāng)中有名的“和事佬”。去年7月,王屯民族社區(qū)“紅管家”理事會成立,張萬懷被推薦為理事長。 今年9月底,10多名來自云南、四川等地的農民工,就阜陽煤基新材料產業(yè)園區(qū)一起工資糾紛,來到楊樓孜司法所尋求幫助。原來,發(fā)包方承諾9月11日完工支付工資,沒想到拖了十幾天都沒有著落。 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后,張萬懷與楊樓孜司法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聯系發(fā)包方負責人,安排雙方對工資進行核算。經過近2天時間的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協議:發(fā)包方9月27日中午支付一半工資,10月20日前支付另外一半工資。 “我們把紅管家評理說事中心等‘一站四中心’,整合為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睏顦亲嗡痉ㄋ撠熑藚沃渭t說,楊樓孜鎮(zhèn)紅管家評理說事中心總結的“五四三二一工作法”,對矛盾糾紛調處也適用。 “五四三二一工作法”即:五支治理隊伍(鎮(zhèn)村干部、“紅管家”、藍天救援隊、人大代表、黨員代表)、四項治理辦法(“紅管家”理事會、“四事四權”工作法、信訪處置“六字訣”、領導班子帶班)、三種宣傳方式(法治微劇場、“紅管家”莊頭會、民意民情直通車)、兩張治理網格(天網、地網)、一套處理機制(受理、處置、推送、協調、監(jiān)管、反饋)。 楊樓孜鎮(zhèn)“紅管家”理事會探索“五四三二一工作法”不是個例。一年多來,潁東區(qū)在區(qū)級層面明確“紅管家”“六微”重點任務的基礎上,尊重和發(fā)揮基層首創(chuàng)精神,持續(xù)推進各具特色的“紅管家”服務品牌建設。 其中,冉廟鄉(xiāng)開展“黨建引領四方說事”;正午鎮(zhèn)創(chuàng)新“六小行動”;新華街道提出“黨建+五治融合”;河東街道創(chuàng)建“紅色物業(yè)”;插花鎮(zhèn)開展信用超市積分兌換;袁寨鎮(zhèn)利用數字鄉(xiāng)村建設平臺,構建黨總支任務派單、“紅管家”隨手拍等模塊;楊樓孜鎮(zhèn)開發(fā)了“紅管家”微治理微信小程序平臺,通過“四微服務”分平臺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潁東區(qū)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如今,“四事四權”工作法暨潁東“紅管家”理事會的基層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實踐,已經涌現出冉廟鄉(xiāng)“丁大姐說事”、棗莊鎮(zhèn)“老張調解室”、袁寨鎮(zhèn)“桂影和事會”、正午鎮(zhèn)“和事佬”調解站等眾多優(yōu)秀品牌。 下一步,潁東區(qū)將充分調動“紅管家”理事會參與鄉(xiāng)村微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緊扣民生主線,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眾工作,推動“紅管家”工作提質增效、跨越升級,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成效。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