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公交集團近日推出敬老溫馨卡,辦理對象是60周歲以上(含60歲)老人,乘車刷卡可享受6折優(yōu)惠。(7月27日《潁州晚報》05版)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著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隨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對老年人的生活更加關注,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致力于讓老人有更好的晚年。在出行方面,近年來許多城市出臺了老年人可以免費乘公交車的優(yōu)惠政策。 這類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體現了對長者這一特殊群體的優(yōu)待。老人們在年輕時代為社會和家庭作出了貢獻,年老時受到特別的關懷也是理所當然的,體現了社會優(yōu)待老人的善意,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guī)定,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yōu)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fā)展和共享發(fā)展成果的權利。 而且,老人大多有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有些老人有心出門走一走、轉一轉,但是一想到乘坐公交車需要花錢,其實也就一兩元,就打消了出門的念頭。老年人在空閑時出去轉轉,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經濟快速發(fā)展帶來的便利,盡情樂享“白發(fā)族”生活。阜陽公交集團推出敬老溫馨卡后,持卡老人乘坐公交可以少花錢了,減輕了他們的出行成本,客觀上增強了他們出門的意愿,而且經常外出運動,也對老人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但是,這樣也會導致個別老年人產生“不坐白不坐”的心理。他們與“上班族”搶座位的矛盾,在大城市表現得愈加明顯。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這些老人會擠占相對有限的城市公共資源,會激發(fā)社會矛盾。長此以往,會造成大家對老年人搶占公共資源的反感,給尊老愛幼的社會傳統(tǒng)倫理帶來一定的負面沖擊。因此,有關方面在制定這類優(yōu)惠政策時,應該兼顧各方利益——讓某個特定群體多獲益不要緊,但其他群體利益不應因此受到損害。 就本次推行的敬老溫馨卡而言,如果在高峰時段或繁忙線路因持卡老人太多而導致上班族乘車不便,那么就會對正常付費人產生不公平。因此,有必要對敬老溫馨卡的使用作出一定的限制。 筆者建議,為了充分利用公共資源,相關方面不妨出臺鼓勵老年人錯峰出行的政策,比如積分兌換獎勵等,讓公共資源合理分配。如此,既能體現政策的優(yōu)越性,也能找到各群體訴求的最大公約數,讓每個人感受到政策的善意。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