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條千年陋巷,去撫摸一塊殘缺城磚;遍尋一條古街,去問候一棵700多年的古槐;坐上一葉搖櫓扁舟,去細細領(lǐng)略兩岸旖旎風情;登上一座巍峨峻拔的宮殿,只為向都城歷史的輝煌致敬…… 立夏之后,我抽了個空檔,開始了計劃已久的中原之行。目的地就兩個古都城:開封和洛陽。一個叫宋都,一個叫神都,兩座曾經(jīng)的千年帝都,昔日繁華今在否,今日容貌哪般樣?一周匆匆行旅,雖蜻蜓點水,倉卒一瞥而已,卻留下一些揮之不去的印記,遂匆匆寫下《兩都記》。 其實,很多年前,我已從兩本書的字里行間走進過這兩座古都城,一本是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上下卷),一本是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兩都城驚人的繁華曾經(jīng)輝耀千古,令人心向往之。此兩書均為城市雜記,后書早于前書近六百年,較之于夢華錄,其文學價值還略高一些。當然,其史籍故實更勝一竿。 讀城,自要溯源;溯源即尋根。打開開封的最好且最便捷的方式,似乎應從一幅畫開始,這畫就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很多年了,我曾寫過一首詩《清明上河記》。詩中一段這樣寫:“撞上張擇端已恍惚若夢/四十年多前一個冰冷的春日上午/我的目光曾一瞬間凝固在他筆下的東京/而東京卻躺在故宮的老屋一條長長的玻璃柜子里/ 好一座千年繁華的帝都啊/ 好一條浩浩湯湯的汴河啊/一枝鼠須筆/ 一丸黑松煙/一段先賢們的日子活鮮鮮地捧給你看/即使那時的京城似也沒有畫里東京的活力/我看她時,她睡得很安詳……” 果然,走進清明上河園,迎面碰上高大軒昂的“張擇端”,他變身為一座石像,身后即是一手卷《清明上河圖》石刻畫橫亙在那兒。開封要感謝北宋畫家張擇端,他的一幅畫讓開封走向世界,有了大的名氣。其實,張的上河圖只是一卷界畫,畫品不高。“可是,一紙汴梁,足以讓現(xiàn)代人驚呆了/ 至少透過紙上氤氳的包漿/窺視了千年前先人腳踏實地的光陰、模樣/還有那時的城市恢弘、大氣/古人居然比我們過得滋潤、快活/于是,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復活了她/讓世界所有的眼睛都注視起這座千年的帝都……”(《清明上河記》) 正如詩中所記,我40多年前在北京故宮見過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真跡,開封清明上河園所謂一比一復原了的,僅僅很小一部分。我乘一葉搖櫓扁舟游了一圈,岸上的景物也不過復原了畫中的一部分,大多走樣。當然,從紙上搬進現(xiàn)實,且能讓人從容地游玩,已經(jīng)是很暢快淋漓的事情了;走了樣,很多與畫面不符,游客只顧嬉笑、游玩,誰又在乎呢!或許受此啟發(fā),開封一不做二不休,對城市來了個天翻地覆大變樣,開辟了皇都御街、景區(qū)廣場,城市各處古建參差錯落,真真假假,一律北宋樓閣模樣。從新城進了古城門,俯拾即見仿古建,不見摩天大廈。這倒使得開封有別于其他城市,一派古色古香的故都風貌,少見鋼筋水泥的現(xiàn)代森林。 為了了解真實的開封生活,我租了輛電動三輪車,讓車夫?qū)U衣制镉巫?,以讓我對開封市民生活有一個粗疏的觀感。街巷狹窄,老屋破舊,一律平房,臨近景區(qū),街巷經(jīng)過美化、改造,只有臨街房向街一面稍稍修繕、美化,側(cè)墻依然故我,陡見前工業(yè)社會模樣。車主是老城區(qū)人,不時遇見打招呼的熟人,這兒的居民安之若素,坦然得很。生活在景區(qū)周邊,風景如畫,賞心悅目,他們住這兒很妥帖。祖業(yè)在此,雖粗茶淡飯,也甘之若飴。 逛城去老城,一到開封,我即下榻于鼓樓附近快捷酒店,這兒是老街區(qū),距夜市近,離景點也不遠。來開封,我也不能免俗,灌湯包是首選。我40年前曾在北京前門珠市口附近開封人開的酒店吃過一回灌湯包,濃汁四溢,過口難忘,至今似仍有回味。于是,我到開封當晚,即去鼓樓一家招牌灌湯包的酒店品嘗。時過境遷,一吃,不過爾爾。 有了高鐵,城際之間穿行跨越,猶如坐公交車或打的一樣方便。從開封去洛陽一小時車程,中間隔一個鄭州。如果說開封市是北宋模樣,那么洛陽應該隋唐的樣貌了。它是十三朝故都,有4000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河圖洛書”,均出自洛陽,由此誕生了陰陽八卦的古典哲學清樣。“河圖”出孟津,“洛書”出洛寧,兩縣均在洛陽。 然而,你千萬不可拿開封的帽子朝洛陽頭上戴。洛陽是一個現(xiàn)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即便隋唐新建的應天門、麗景宮等古建,看上去也嶄新的,金碧輝煌?!爱嬮w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王維句)好像為了說服自己,也為說服別人,應天門古建下特意修了地宮,游客可在玻璃棧道上觀看下面隋唐應天門城基、城墻、城垛和厚重隋唐古磚,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歷史物證。 除了景點,洛陽與其他現(xiàn)代化城市無甚區(qū)別,一點也沒有隋唐的老舊感。她就像一座橫空出世的新城。 一進洛陽景點,即使大街小巷,你隨處可見穿漢服的小姐士人招搖過市,給人以時空穿越之感。見怪不怪,穿漢服的多了,稀松平常,不會引起人特別關(guān)注?!案兦耆缱唏R”(李賀句),“風流猶拍古人肩”(黃庭堅句)。尤其在城中新打造的洛邑古城,穿漢服的小姐士人若過江之鯽,你一進城,猶如進了某個古裝劇拍攝片場,風流才子、絕代佳人,比比皆是。洛陽有一雞湯式外宣口號,叫:“千年故都,青春洛陽”。于是,化古為今,古今混搭,漢服便成了洛陽一種新的當代的青春表達。據(jù)載,洛邑古城3平方公里,匯聚了300多家漢服館,帶動周邊漢服制造、化妝、攝影、視頻拍攝等新業(yè)態(tài)一條龍服務,形成洛陽新的文化旅游商圈。都城古建,一律隋唐風貌,閻閭古巷,也風情旖旎。當然,古城毗鄰洛陽回民東大街,那兒鼓樓原汁原味,街坊舊時風月,我在此撞見了一株700多歲的古槐樹,風華依然,古蒼遒勁。我行了一個端凝的注目禮,心里打了個祝福的諾。 “我畫了一幅山水/用毛筆學著古人的樣子/在灑金宣上跋山涉水/ 然后躺在唐宋人的時光里打盹/那時的光陰很慢很慢/很長很長……”我又引了我?guī)仔信f句。的確,在開封、洛陽兩都城游走,你會不覺慢下腳步,放緩心態(tài),不知不覺沉浸在一種老時光中徜徉?,F(xiàn)代社會要有快的節(jié)奏,也應有慢的時態(tài)。發(fā)展要快,生活要慢,這樣,日子才圓滿。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