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bd id="9kdmb"></kbd>

            搜索

            潤河古橋 橋下流水潺潺,橋上往事悠悠

            2025-2-13 08:35| 編輯: 劉黎 | 查看: 4005| 評論: 0|原作者: 全媒體記者 尚原野 實習生 朱敏 許玉杰/文 全媒體記者 徐丹丹/攝|來自: 潁州晚報

             在潁州區(qū)、阜南縣的交界處,有座古橋橫跨小潤河上,修繕后的橋身上鑲嵌的四條石龍,龍首朝西、龍尾朝東,“吞吐”著緩緩而來的潤河水,這便是潤河古橋,位于阜南縣許堂鄉(xiāng)運河村集貿市場北頭,其曾是淮北平原通往大別山區(qū)的必經之路。1998年,古橋被列入“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記者走上古橋,穿越時空,探尋這處古建的悠悠往事。
              

            古橋全貌

              建于明朝
              
              曾是通往大別山的必經之路
              
              地處黃淮海平原南端的阜陽,自古就有“襟帶長淮,控扼陳蔡;東連三吳,南引荊汝”的美譽。四通八達的水系之上有不少溝通兩岸的橋梁,潤河古橋便是其中之一。
              
              近日,天剛蒙蒙亮,家住許堂鄉(xiāng)運河村張莊的村民胡西平就早早地出門了。他要去離家最近的運河集逛逛,潤河古橋是必經之路。
              
              “小時候就聽老人說過,最早修潤河古橋時,用的是糯米湯和石灰粘連青磚,所以古橋的基礎很堅固?!苯衲?5歲的胡西平說,據(jù)傳潤河古橋是明朝當?shù)匾晃还賳T捐資修建的,建成后很快成為當時的潁州府通往大別山的必經之路。
              
              后來,在大橋南北自然形成了集市,一時間周邊商賈云集,熱鬧非凡。南方山區(qū)的茶葉、木材北運,北方的桑麻、油料南調,車隊、馬幫在橋面川流不息。橋兩端,酒肆、茶館、客棧、錢莊林立,這條道路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麻油古道”,名噪一時。
              
              “我們這邊的人都喜歡趕運河集,貨全、價格便宜、離家又近,來回都習慣從這座古橋上過?!焙髌秸f。
              

              橋身上的石龍首
              

              路人行走在橋上

              
              建筑特色
              
              橋上建有“等候區(qū)”,設計精妙
              
              在原址上修繕后的潤河古橋是一座大型多孔磚石結構拱形橋,全長約190米、寬3.5米。其中,主橋5個橋孔,兩側引橋分別有3個橋孔。
              
              只見在青磚砌成的橋身上,鑲嵌有4條石龍,龍頭向西,龍尾穿過橋身,龍口各銜一顆寶珠,橋下便是逶迤東流的小潤河。青石板鋪成的橋面因拱橋中間高兩頭低,自然形成一定的坡度。
              
              據(jù)明正德《潁州志》記載,當時的潤河有大小之分,其中大潤河在潁州南五十里,它發(fā)源于臨泉縣土陂鄉(xiāng),經過栗林陂、黃花陂向東流,在磚橋東接納了小潤河的水,從焦陂迂回著向東流淌,在板橋東南注入淮河。
              
              “潤河古橋是小潤河流域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建,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备纺峡h歷史文化研究會主席范立功介紹,站在潤河兩岸的河堤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歷史時期對古橋修繕的痕跡。范立功介紹,古橋的建筑特點突出,主橋的4個橋墩用石磙和青磚砌成,迎水面都砌成三角形,主要是為了減輕汛期到來時橋墩給洪水帶來的阻力。兩端引橋各預留3個橋孔,遇有大洪水時可以快速泄洪,確保整座大橋的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橋與北側引橋的連接處,有一段稍微向外突出呈圓形的橋面?!肮湃酥v究禮讓先后,這是專為下橋的人員和車輛預留的等候區(qū),意思是要先下后上,同時還增加了大橋的穩(wěn)定性。如此設計,令人叫絕?!狈读⒐φf,為了防止機動車輛碾壓橋面,施工單位在后來維修時設置了路障,機動車不能從橋上通行。
              
              多次修繕
              
              已基本恢復原貌
              
              回望歷史,潤河曾經是商周時期南銅北運的重要通道,潤河流域曾出土國寶重器龍虎尊。小潤河作為其支流,也承載著潤河厚重的歷史,周邊還存有古跡。比如,在潤河古橋南岸曾經有一座真武廟,運河村委會收藏的一塊中華民國丙寅年(1926年)“重修真武廟文昌殿正殿功德碑”記載,真武廟是當?shù)匾晃婚Z姓官員出資所建,又稱“閆家廟”?!皶r至今日,當?shù)厝杂虚Z大莊、閆油坊等村落,當?shù)鼐用駭?shù)百年來與潤河古橋為伴,守護著這處古建?!睗}東區(qū)委黨校講師明智說。
              
              多年來,潤河古橋歷經數(shù)次修繕。
              
              明智介紹,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途經潤河古橋。當時情況緊急,為迅速切斷敵軍交通線,曾下令炸掉南側引橋。新中國成立后,為方便群眾生產生活,重新修繕了這座古橋,讓溝壑變通途。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當?shù)卣跐櫤由辖ㄔ炝硕嘧辶簶蚝弯摷軜?,潤河古橋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鋼筋混凝土橋梁就在潤河古橋東側,后來又多次拓寬形成現(xiàn)在的雙向六車道公路橋。
              
              1987年,潤河古橋被列入“阜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列入“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政府撥款對潤河古橋進行維修,橋面僅供行人通行;2015年再次對古橋進行維修加固;2018年對古橋南三孔進行修復。目前,古橋已基本恢復到明代時候的面貌。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

            返回頂部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无码中文字幕在线专区,亚洲综合在线香蕉 91 传媒国产午夜福利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1. <kbd id="9kdmb"></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