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kbd id="9kdmb"></kbd>

            搜索
            阜陽新聞網(wǎng) 首頁 專題 2024年專題 文化中國行 查看內(nèi)容

            阜南嗨子戲 煥發(fā)新光彩

            2025-3-20 09:56| 編輯: 劉黎 | 查看: 1639| 評論: 0|原作者: 全媒體記者 周姍姍/文 全媒體記者 龐誠 通訊員 張岑/攝|來自: 阜陽日報

              在我國豐富多彩的戲曲中,阜南嗨子戲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nèi)涵,廣受當?shù)赜^眾喜愛,1977年被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萬里譽為“天下獨一戲”。嗨子戲又稱“嘿子戲”,因用“嗨”字音起腔而得名,形成于清代,主要流行于阜南縣、潁上縣、臨泉縣及河南省淮濱縣、固始縣等地。2011年,阜南嗨子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近年來,為傳承和發(fā)展這一獨特戲曲藝術,阜南縣在對嗨子戲唱腔、表演等進行記錄、歸檔的同時,還建立嗨子戲藝術人才保護和培養(yǎng)機制,讓這個古老劇種煥發(fā)新彩。
              

              嗨子戲《建國回鄉(xiāng)》劇照
              
              社區(qū)演出 接地氣受歡迎
              
              3月15日下午,由阜南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主辦的一場“送戲進萬村”活動在阜南縣鹿城鎮(zhèn)城南社區(qū)舉行。社區(qū)居民興高采烈來到社區(qū)文化廣場,欣賞嗨子戲《墻頭記》。
              
              《墻頭記》是傳統(tǒng)古裝戲,時長100分鐘左右,講述的是兩對年輕夫妻從驅(qū)趕老人到爭搶贍養(yǎng)老人的故事,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演出過程中,觀眾不時叫好。
              
              “小時候我就看過《墻頭記》,印象很深,很喜歡!今天的演出,演員演得好,弘揚了傳統(tǒng)孝道文化,引發(fā)了大家的情感共鳴。”城南社區(qū)居民張大媽說。
              
              社區(qū)居民趙大爺說,幾十年來,他一直都是嗨子戲的忠實觀眾。嗨子戲的方言唱詞和鄉(xiāng)土氣息,讓他感到十分親切。同時,年輕觀眾也可以通過觀看嗨子戲了解家鄉(xiāng)文化。可以說,嗨子戲很受當?shù)赜^眾歡迎。
              
              本場演出的演員都來自阜南縣演藝中心。由于是古裝戲,演員們在后臺化了近一個小時妝。今年68歲的駱桂平是阜南嗨子戲的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本次飾演《墻頭記》中的“老父親”一角?!拔?3歲開始學習嗨子戲,已經(jīng)演了50多年。年輕時,演的是這部戲的‘二兒子’一角。”駱桂平說,嗨子戲十分接地氣,以生活劇、愛情劇為主,表現(xiàn)形式幽默,唱起來也不累人,因此他年近七旬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今年我們承擔的‘送戲進萬村’演出任務,要下鄉(xiāng)演出嗨子戲200場,涉及30多個鄉(xiāng)鎮(zhèn)。今天一天,我們就演了3場。如今,隨著時代發(fā)展,《墻頭記》這類傳統(tǒng)嗨子戲早已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清唱了,不但在唱腔上出新了,還增加了二胡等樂器伴奏,觀眾更容易接受?!笔帐昂眯蓄^,駱桂平和其他演員便馬不停蹄趕往鹿城鎮(zhèn)淮河社區(qū),準備下一場演出。
              
              參加當天演出的“00后”演員李雪茹,在劇中扮演“大兒媳婦”一角。和老戲骨駱桂平同臺演出,兩代人綻放著不同光彩。
              
              作為土生土長的阜南人,李雪茹從小就喜歡聽嗨子戲?!?013年,我13歲,進入當時的阜南縣嗨子戲非遺傳承班學了3年。2017年,我到合肥進修,又學習了豫劇、黃梅戲等其他劇種。2024年,我回到家鄉(xiāng),通過應聘成為阜南縣演藝中心的演員??梢哉f,我的嗨子戲演藝事業(yè)一直沒間斷過?!崩钛┤阏f,目前,她以唱嗨子戲為主,還將其他戲種的優(yōu)點融入到嗨子戲表演中,為嗨子戲注入新的活力。
              
              創(chuàng)新發(fā)展 每年演出500余場
              
              阜南縣淮河東路有一條不起眼的巷子,名為劇團巷,阜南嗨子戲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玉英就住在這里。今年80歲的李玉英是阜南縣苗集鎮(zhèn)人,13歲開始學習嗨子戲,直到去年還活躍在舞臺上。
              
              “在阜南縣,提到‘大頭’,沒有不認識的?!崩钣裼⑿χf,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才十幾歲、有點胖,時任阜南縣委書記郭鐵看了他的演出,就親切地給他取了這個“外號”,后來成為他的代稱。他演了一輩子嗨子戲,以花臉、黑臉為主,演過小丑、包公、程咬金、七品芝麻官等角色,如今仍擔任著阜南縣演藝中心唱腔指導。
              
              嗨子戲形成于清代,主要流行于安徽﹑、河南兩省的沿淮地區(qū)?!靶轮袊闪⑶埃春觾砂稌r常發(fā)水,沿淮一帶百姓生活艱難。水退之后,幾個人湊在一起,挑起擔子就外出去唱嗨子戲,走到哪兒唱到哪兒,以此維持生計?!崩钣裼⒄f,嗨子戲以民間小戲為基礎,唱腔多源于民間小調(diào),唱詞通俗易懂,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嗨子戲以“嗨”字音起腔,“嗨”字長、短、輕快、沉重各不相同,可以表現(xiàn)人物的不同心情。嗨子戲分為主調(diào)和花調(diào)兩大類,主調(diào)有“老生調(diào)”(沉重)、“喜娃子”(高興)、“苦娃子”(悲情)、“三嘆調(diào)”(婉轉(zhuǎn))等調(diào)式;花調(diào)有“放鸚哥”“打貨”“祭塔調(diào)”等多種。傳統(tǒng)劇目有本戲、折子戲、三小戲等100多出。
              
              李玉英說,新中國成立前,民間嗨子戲表演內(nèi)容和形式相對單一,多以小戲為主。新中國成立后,在阜南縣委、縣政府的推動下,1958年嗨子戲被納入縣劇團主要演出劇種,并邀請當?shù)匾魳方處熤軐W忠加入研究嗨子戲。周學忠還在原來單一的打擊樂伴奏基礎上,加入了二胡、琵琶、三弦等弦樂伴奏,使嗨子戲的配樂更加豐富。此后,嗨子戲得到飛速發(fā)展。
              
              上世紀60年代,阜南縣成立嗨子戲劇團,還受邀去江蘇、浙江等地演出。由于其軟腔軟調(diào)的唱腔十分接近黃梅戲,得到南方觀眾認可。上世紀70年代,阜南縣嗨子戲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劇目更加豐富,有古裝戲《香羅帕》《借女吊孝》,也有現(xiàn)代劇《劉胡蘭》《紅燈記》等故事性較強的大戲,增強了舞臺表演的觀賞性。同時,阜南縣還從天津邀請武術師傅,加入武術、京劇的表演方式,進一步豐富了嗨子戲。上世紀80年代,嗨子戲劇團又分化出嗨劇隊和梆劇隊,成立嗨子戲研究室,對嗨子戲唱腔、表演等進行記錄、歸檔。
              
              近年來,阜南縣對保護、發(fā)展嗨子戲高度重視,先后出臺了多項措施。2011年,阜南縣演藝中心成立,匯聚嗨子戲人才。2013年,在阜南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阜南縣開辦了嗨子戲非遺傳承班,以老帶新、言傳身教,將嗨子戲一輩接一輩傳承下去。如今,在阜南縣文化旅游體育局主辦的“送戲進萬村”等活動中,阜南縣演藝中心、阜南縣群聲藝術團、阜南縣地城鎮(zhèn)新興民間嗨子戲藝術團等多個藝術團體,每年都要深入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學校等演出嗨子戲500余場。
              
              培養(yǎng)新人 編演新劇目擴大影響
              
              “大聲唱出來,同時注意手型、動作、眼神……”3月14日一大早,在位于阜南縣的阜陽理工學校五樓嗨子戲排練室,嗨子戲非遺傳承班的學員們正在駱桂平的指導下練嗓。練了半小時后,小學員又進行腰、腿等基本功訓練。排練室的墻上,“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標語十分醒目。
              
              駱桂平既是演員,也是指導老師。2016年,他從阜南縣演藝中心退休后被返聘,繼續(xù)活躍在臺前幕后?!捌綍r,我和其他3位老師輪流到這里指導學生學習嗨子戲?!瘪樄鹌浇榻B,嗨子戲?qū)I(yè)學習與文化課學習相輔相成,每周一、二、四、五,利用早晨或晚上的時間,上一到兩節(jié)嗨子戲?qū)I(yè)課,課程分為樂理知識和唱念做打基本功?!俺獞蛐枰庸?,先練身段、臺步、唱腔等,之后根據(jù)演員的不同特點再分行當,至少要學兩年才能上臺。”
              
              駱桂平介紹,為培養(yǎng)嗨子戲傳承人,嗨子戲非遺傳承班每年都在當?shù)卣惺?0到15歲的孩子。這些學員平時吃、住在學校,培訓經(jīng)費由縣文旅體局專項撥款?!皬?013年至今,傳承班已經(jīng)走過了十幾個年頭,最多時有40多名學生,李雪茹等一批有潛質(zhì)的學員被選拔出來,為嗨子戲傳承和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div>
              
              記者從阜南縣非遺中心了解到,嗨子戲非遺傳承班開辦以來,已培養(yǎng)嗨子戲演員120余人,其中市級以上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3人。接下來,當?shù)匚穆皿w部門和教育部門將共同打造嗨子戲非遺傳承班,將其納入成人職業(yè)教育計劃。優(yōu)秀學員從阜陽理工學校畢業(yè)后,可通過招聘程序在阜南縣演藝中心就業(yè),進一步充實嗨子戲人才隊伍。
              
              近年來,阜南嗨子戲緊跟時代步伐,在傳統(tǒng)劇目出新的基礎上編演新劇目,如《蒙洼情》《競標》《按規(guī)定辦》《建國回鄉(xiāng)》等。其中,2016年,《按規(guī)定辦》獲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2022年、2023年,《建國回鄉(xiāng)》《老百姓的貼心人》分別入選“安徽省戲劇創(chuàng)作孵化計劃”;2023年,《墻頭記》應邀參加中國戲劇文學學會舉辦的藝術節(jié)展演活動;2023年,《三擊掌》亮相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戲曲頻道《一鳴驚人》欄目,并入選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優(yōu)秀傳統(tǒng)戲曲折子戲復排計劃”。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阜南嗨子戲代表性傳承人
              

              李玉英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1945年出生,阜南縣苗集鎮(zhèn)人。1958年考入阜南縣藝術學校,1959年分配到阜南縣文工團當演員。他文武兼?zhèn)?、演技嫻熟,嗓音渾厚、變化多端。他導演的《鬧花燈》《特別新娘》等劇目屢獲國家級、省級獎項。
              


              駱桂平 (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1957年出生,阜南縣鹿城鎮(zhèn)人。1970年考入阜南縣嗨子戲劇團。他唱腔樸實、圓潤,原生態(tài)氣息濃厚,參演的《按規(guī)定辦》獲2016年華東六省一市戲劇小品大賽金獎等。
              


              牛霞 (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1962年出生,阜南縣鹿城鎮(zhèn)人,現(xiàn)為阜南縣演藝中心指導。2011年,參演現(xiàn)代劇《特別新娘》,獲第五屆全國小戲小品大賽表演二等獎;2023年,參演古裝戲《安安送米》,獲安徽省傳統(tǒng)戲劇扶持項目匯演最佳表演獎。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

            返回頂部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无码中文字幕在线专区,亚洲综合在线香蕉 91 传媒国产午夜福利一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1. <kbd id="9kdmb"></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