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報道,8月14日,阜南的陳先生匆忙趕到阜陽火車站調(diào)度室,取回遺落在公交車上的雙肩包。原來,在兩位公交職工郭強、楊靜的幫助下,他的雙肩包失而復(fù)得。包里面不但有證件,還有9000多元現(xiàn)金。 身邊總有一些人和事,讓我們感動。從在奉獻中傳遞大愛的“時代楷模”高思杰,到從教66載捐出畢生積蓄設(shè)立助學(xué)基金的呂顯才;從10年堅守、用心呵護癱瘓在床男友的李玲利,到6年提供免費套餐、多年行善不圖回報的孫玉喜、王素俠……他們的事跡啟示我們,只要多辦舉手之勞的好事,多辦惠及他人的實事,聚細(xì)流為江河、積小善為大善,就能讓愛心的焰火照亮每一個角落,讓高尚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塊土地,讓好人精神由“盆景”變成靚麗風(fēng)景,讓道德的力量折射出更加耀眼的時代光芒。 他們只是平凡人,沒有豪言壯語,但用行動傳播著真善美,踐行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是因為每一個點滴小善匯聚一起,成為愛的海洋,鑄就了阜城的“金字招牌”。城市之大,不僅是外在的寬闊馬路和高樓大廈,還有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總之,每位市民都是城市文明建設(shè)的支持者、參與者和見證者。在此呼吁更多的市民崇德向善,從身邊小善做起,從身邊尋常之事做起,讓我們的城市更溫暖、更美好。 |
歡迎關(guān)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