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持續(xù)晴熱,防溺水再次進入關鍵時期。溺水是造成青少年兒童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防溺水再怎么重視也不為過。但要把這項工作做好,卻不能只盯著“防”“堵”,而是應該正視孩子們的游泳需求,堅持疏堵結合。 從校園內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到暑假里的老師家訪、給家長的公開信,再到鄉(xiāng)村各處水域的人技結合巡管,為防止青少年兒童溺水事故發(fā)生,近年來,各地持續(xù)念好“防”字訣、織密防范安全網(wǎng)。 然而,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漫長的暑假、遍布鄉(xiāng)野的水域又提供了戲水的時間和條件。這種情況下,與其一味“嚴防死守”,不如在“防”的基礎上,通過改造天然泳池、新建公共游泳場館設施,并加以規(guī)范使用、管理,有效增加安全的游泳、戲水設施供給。遠離了暗藏危險的水域,孩子們游泳、戲水,自然就更有安全保障。 將游泳納入體育課程,也是以“疏”代“防”的有效途徑。今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安徽省學校安全條例》已經(jīng)明確,學校應當按照規(guī)定將游泳納入體育課程,省內部分地市目前也已開展了相關試點和探索。各地特別是有條件的學校,應當以此為契機,加快腳步,開好課程、開足課時,既滿足青少年兒童的游泳需求,又讓他們都能夠掌握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 總之,堅持現(xiàn)有各項防溺水措施的同時,為孩子們提供安全的游泳、戲水條件,既是滿足暑期“剛需”之舉,也是防溺水的標本兼治之策。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wǎng)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