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后計劃在黃埔區(qū)開工作室,上官網咨詢卻越問越糊涂?!苯?,一名大學生向媒體反映,廣州市黃埔區(qū)政府官網首頁有兩套智能問答系統,兩者對同一問題答復差異明顯,甚至引用過期政策文件。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黃埔政數局回應稱,已下架一套系統,未來將動態(tài)更新政策知識庫。 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搭建政務AI平臺,為的是提高政務服務的效率,進而更好地服務群眾。使用方便、解答清晰、依據準確,理應是政務AI系統的基本功能。出現“政策打架”“回答卡殼”等現象,既給辦事群眾帶來不便,也會降低政務服務效率、拉低政務服務質量。頻頻引用過期政策文件,對辦事群眾造成誤導,更可能傷害政府的信譽。 政務AI不靠譜,表面上看是技術問題,比如系統更新不及時、維護不到位等。究其本質,是服務意識“過期”,沒有及時關注到老百姓對政務信息的需求、沒有及時處理好政務幫手的疏漏。若責任意識和服務水平能多向前“跑”一步,政務AI就不至于出現此類尷尬。 政務AI“已讀亂回”,給各地政府部門都提了個醒。對政務AI系統,不能重引入輕管理、重宣傳輕維護、重數量輕質量。政務AI作為“輔助辦事”的角色,快速回應、交互性強,應答準確是其必備的“職場”硬素質。政務AI系統雖是虛擬的人工智能技術,依賴的卻是實打實的資料、數據、圖表和政策文件。數據越充實、越準確,政策越權威、越具體,政務AI才會越智能。AI系統的運營部門,責任心必須時時在線,應建立動態(tài)的數據更新機制,及時高效地把最新政策和數據等“投喂”給AI系統。系統不斷更新升級,服務質量才會不斷提升。 政務AI智能系統,“智”和“能”不可偏廢,責任和擔當不可或缺。多點群眾視角,多些公共服務的責任意識,政務AI才能智能兼?zhèn)?,更好地為民辦事。 |
歡迎關注阜陽新聞網微信公眾號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資訊,盡在掌握